诗歌模拟了诗人什么形象,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突出哪些特征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2-11-24 18:15:55

贵州省贵阳市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18、19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18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问世于17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孤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18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世纪,悲剧中上帝的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总体上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
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B.对现实生活认识的局限性,会使人们在*受挫及遭遇不幸或失败时,想寻求一种解释和
安慰,文学和宗教往往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C.《聊斋志异》没有出现在江浙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江浙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文人雅士可
与“狐女”相往来,不必假托于梦幻。
D.小说在18、19世纪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是社会发展
到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三段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文学的社会性内容长期受宗教压抑。
B. 文章探讨不同时期的文学功能,详细地梳理文学功能的发展脉络,突出了其演变过程。
C. 文章以文学在应对意识形态危机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证明文学开始具有代偿的功能。
D. 文章以《一千零一夜》为例,证明了文学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
3.下列作品没有体现文学的“代偿性安慰机制”的一项是(3分)
A.《孔雀东南飞》结尾,兰芝与仲卿化为相向而鸣的鸳鸯。
B.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三桩誓愿都应验。
C.《老人与海》中,老人历尽千辛万苦带回来一副鱼骨头。
D.《愚公移山》中夸娥氏二子搬走了太行、王屋二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不敢和别人对视交流,一紧张脖子就发抖。”“平常别人看不出来,但实际上碰见个熟人,脑袋空白五秒,然后不知所措,最后掉头就跑,实在太近,就装作不认识和视力不好。”这些是一些“社恐人”真实的内心自白。
近日,“社恐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这一词条上了热搜。“社恐”的全称是“社交恐惧症”,当然,这并非指的是医学上的病症,而是用来描述一部分人见到陌生人,或者是不那么熟悉的人就紧张地说不出话、想躲避社交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关调查显示,自2016年以来,"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率便持续攀升。社交恐惧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具体到一个人来说,如果这个人有“社交恐惧症”,那么他在和陌生人或者说不那么熟悉的人打交道时会陷入纠结。一方面,他需要与人的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他却惧怕这种沟通和交流。这种“自身的需要”和“内心的惧怕”之间的拉扯,让他们中的不少人陷入了“社交焦虑”。
“社交恐惧”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影响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学生时代接触到的人多为同学、亲友,这也意味着社交压力没有那么大。但当这些年轻人开始工作、进入社会时,需要面临跟不同人沟通协作时,“社交恐惧”给人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显性的负面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就会被放大。比如,就有不少人在网络上询问如何跟领导打招呼,如何跟同事相处等问题。“社交恐惧”深刻地影响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因而,也就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去正视“社交恐惧症”。
需要认识到的是,“社交恐惧症”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交恐惧症”只是一些人在社会语境变化下,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社交习惯,其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判断。放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下,“社交恐惧症”似乎是一种年轻人的“时代病”,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当代社会生活规则的深刻变化。在传统的“熟人社会”,在“熟人好办事”这一规则下,人们需要多参与社交来增加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便利自己的生活。
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由“熟人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遵循某种既定的规则而非“人情社交”。可以说,人与人的社交不再依赖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规则。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一些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迫切。
我们倒不必过度规训年轻人,让他们敢于社交、勇于社交,不妨多看看他们的成长环境,城市空间提供了某种更加个人化的行为模式。对社交的拒绝,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种进步——年轻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即可实现自我满足。
当然,在可见的历史时空,社交依然是一种“刚需”。再多的恐惧,社交也终归是需要的。从“社交恐惧症”的这波网络讨论里,社会也应当有所省思。比如,人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交模式?是繁文缛节还是畅快简单,是虚情假意还是直来直去?这些,恐怕是这个话题更宏观的公共意义。
(摘编自《潇湘晨报》《年轻人不爱社交了吗?》)
材料二∶
真正符合医学诊断标准的“社恐”人群比例其实非常低。正如一些心理专家所言,大多数人的“社恐”并不是病,如今被泛化使用的“社恐”一词,更多时候是一种用来逃避现实社交的托词。
“社恐”真的是年轻人的“流行病”吗?步入数字化时代,身为互联网原住民,更习惯于线上表达的青年一代,固然可以依托网络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捷高效,并减少了令他们"恐惧”的真实社交,但这真的是一种好现象吗?线上“狂欢”、线下“沉默”,为什么不少年轻人会发出“数字化时代更友好却更孤独”的感叹?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汪晨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社交恐惧症”本指一种精神障碍,有研究显示,"社恐"在人群中大约占比10%~15%,但真正确诊的只有2%甚至更少。简言之,绝大多数人并非真的患有“社恐”。
他认为,不少年轻人自称“社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来自他人的否定或批评高度敏感。尤其在12~24岁这一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特别在意来自他人的评价,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欢,害怕在人际交往中的失败。
“人天然地会对陌生情境感到恐惧,在现实中‘练习’得少、经历也少,容易产生‘社恐’的错觉。”在汪晨波看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习惯于网上交流,他们参与的线下社交比上一代人更少,所以面对陌生场景,更容易紧张。其实,不止年轻人,汪晨波举例说,从偏远山村来到大城市,即便是深谙社交技巧的成年人,面对不熟悉的生活情境、社会规则等,也容易“社恐”。
(摘编自《文汇报》《“社恐”是年轻人的“流行病” 》)
材料三
在围绕“社恐”的讨论中,不少网友提及,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恐”也更友好。比如,扫码点餐、网上买菜等应用场景的落地,开始逐渐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人交际,而发达的社交媒体和丰富的线上娱乐,也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交友、休闲、娱乐等多样的需求。
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客观上减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线上“狂欢”、线下“沉默”,可以说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但不少学者也同时观察到虽然就通信方式、交友渠道、信息获取而言,现在都要比以往更发达,但不少年轻人的内心却愈发孤独。
一位社会学学者告诉记者,在疫情前,他曾做过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他原本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都很愿意和他这个陌生人倾诉一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
为什么有的人会既“社恐”又孤独?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与自我和解?对此,有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试图给出回答∶人是社会性动物,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强大的内心世界,并同时在线下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或许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摘编自《文汇报》《真诚永远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材料四∶
虽然“社恐”的标签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听上去这也算不上是件事儿,更像是一种自嘲,但不少大学教师关注到∶在校园里,如何处理好社交问题,确实是青年学子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需要正确面对。
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时常接到大学新生求助。有一则求助大意如下∶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上课、吃饭时总是一个人,不像高中时一直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自己由于“社恐”心态作祟,难以交到新朋友,倍感困扰。
“假如你是‘社恐’,该如何融入新的环境,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杜素娟以这一场景举例。确实,随着暑假过半,不少准大学生将在下个月迈入校园、开启新的生活。相比过去大学宿舍的八人间,如今的“标配”一般是四人间,住得更宽敞,但人际关系问题比过去更加突出。
她分析,与从小适应集体生活的父辈不同,00后个性更鲜明、自我意识强烈,往往不愿意妥协、牺牲个人空间,在人际关系应对方面经验略显不足。
“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些社交能力欠缺,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历练,补上成长中的这一课。因为今后无论他们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学会与人合作、沟通都是必要的。”但杜素娟也同时强调,对于“社恐”,要做出区分。到底是勇敢拒绝“无效社交”,还是由于自身自信不足、恐惧与人交往——青年人学会正确看待社交的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很重要。
“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融入环境,比‘乞讨’一份社交关系更加健康。年轻人不必过于焦虑短时期内对社交的不适应,更无需认为自己社交不活跃就是人生很失败。”杜素娟说。
(摘编自《文汇报》《社交不活跃不等于人生很失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持续升高,"社交恐惧"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的流行病。
B.当人们在“自身的需求”和“内心的恐惧”之间拉扯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陷入“社交
焦虑”。
C.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去正视“社交恐惧症”是因为“社交恐惧”深刻地影响了人们
与周围环境的“交互”。
D.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年轻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年轻人也就
没有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和强大的内心,又能在线下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就一定能
够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B.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交恐惧”更友好,但是很多年轻人
的内心却更加孤独。
C.一位社会学学者在做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时,大多数人因为觉得自己没有
知心朋友,所以很愿意向学者倾诉一番。
D.与“乞讨”一份社交关系相比,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
融入关系更加健康。
6.青年人如果有“社交恐惧”该如何积极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
杭州路10号
于德北
我讲一个我的故事。
今年的夏天对我来说很重要。
随着待业天数的不断增加,我愈发相信百无聊赖也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当然是从前。很多故事都发生在从前,但未必从前的故事都可以改变一个人。我是人。我母亲给我讲的故事无法述诸数字,我依旧一天到晚吊儿郎当。所以,我说改变一个人不容易。
夏初那个中午,我从一场棋战中挣脱出来,不免有些乏味。吃饭的时候,我忽然想出这样一种游戏∶闭上眼睛在心里描绘自己所要寻找的女孩的模样,然后,把她当做自己的上帝,向她诉说自己的苦闷。这一定很有趣。我激动。
名字怎么办?信怎么寄?我潇洒地耸耸肩,洋腔洋味地说∶"都随便。"万岁!这游戏。
我找了一张白纸,在上边一本正经地写了“雪雪,我的上帝”几个字。这是发向天国的一封信。我颇为动情地向她诉说我的一切,其中包括所谓的爱情经历(实际上是对邻家女儿的单相思),包括待业始末,包括失去双腿双手的痛苦(这是撒谎!)。
杭州路10号袁小雪。
有没有杭州路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我说过,这是游戏,是一封类似"乡下爷爷收"的信。信寄出去了。我很快便把它忘却。
生活中竟有这么巧的事,巧得让人害怕。
几天之后,我正躺在床上看书,突然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把我惊起,我打开门,邮递员的手正好触到我的鼻子上。
“信。”
"我的?"我不相信是因为从来没有人给我写信。
杭州路10号。
我惊坐在沙发上,仿佛有无数只小手在信封里捣鬼,我好半天才把它拆开,字很清丽,一看就是女孩子。信很短∶谢谢您信任我,向我诉说您的痛苦。我不是上帝,但我理解您。别放弃信念,给生活以时间。您的朋友雪雪。人都有良心。我也有良心。从这封信可以知道袁小雪是个善良的女孩子,欺骗善良无疑是犯罪。我不回信不能回信不敢回信。这里边有一种崇敬。
我认为这件事会过去,只要我再闭口不言。
但是,从那封信开始,我每个月初都能收到一封袁小雪的信。信都很短,执着、感人。她还寄两本书给我∶《张海迪的故事》《生命的诗篇》。我渐渐自省。
袁小雪,你这是为什么呀?我渐渐不安。
四个月过去了,你知道我无法再忍受这种折磨。我决定去看看袁小雪,也算负荆请罪。告诉她我是个小混蛋,不值她这样为我牵肠挂肚。我想知道袁小雪是大姐姐还是小妹妹还是阿姨老大娘。我必须亲自去,不然的话我不可能再平静地生活。
秋天了,窄窄的小街上黄叶飘零。
杭州路10号。
我轻轻地叩打这个小院的门,心中充满少有的神圣和庄严。门开了,老奶奶的一头花发映入我的眼帘。我想∶如果可以确定她就是袁小雪,我一定会跪下去叫一声奶奶。
“您是——”
“我,我找袁小雪。”
“袁——噢,您就是那个——写信的人”
“是——是她的朋友。”
“噢,您,进来吧。”
我随着她走过红砖铺的小道,走进一间整洁明亮的屋子里,不难看出是书房。就在这间屋子,我被*死了。从那里出来,我就是另外一个人了。
“她不在么”
“……”她转过身去,从书柜里拿出一沓信封款式相同的信,声音蓦然喃喃∶“人,死了,已经有两个月了,这些信,让我每个月寄一封……”我的血液开始变凉。这是死的征兆。
“她”
“骨癌。”
她指了指桌子让我看。在一个黑色的木框里镶嵌着一张三寸黑白照片。照片是新的。照片上的人的微笑很健康很慈祥。照片上的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叫骆瀚沙。他是著名的病残心理学教授。
文本二∶
微型小说写作材料中地写人细节经过文学构思的“繁殖裂变”而出现细节群,我们可以根据写人与创意的构思,把细节群组合为“有序”地写人情节。其中“折叠与跳移”的情节组合方法主要用于重建故事情节的艺术时空。
情节从事件的中间切入,而被切掉的事件的起因、发展等有关细节与后面的情节链有因果联系,它们被巧妙地、天衣无缝地插入情节中,好像被“折叠”进了作品的情节主体里。这就叫“折叠式情节”。这种情节模型主干突出、事件集中并叙述丰满。所谓“跳移式情节”,是指情节在连接和运行的过程中,某一个重要的情节环节挪移出来放到情节结尾时才快速补出。当重要的情节环节被挪移时形成情节空白,产生了吸引读者注意和思索的情节悬念;当重要的情节环节移置到结尾快速补出时,情节的悬念释消了,使读者产生一种阅读震惊和阅读愉悦。
(节选自刘海涛《写人情节的艺术时空》)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本一展现了“我”的心路历程,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起初消沉、无聊,后来好奇、
害怕,然后自责、自省,最后感到神圣而庄严,深受感动。
B. 文本一的环境描写着墨不多,但对渲染气氛和推动情节很有帮助,如“窄窄的小街上黄
叶飘零”,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暗示了下文将发生不祥的事件。
C. 文本二关于重建故事情节的艺术时空的情节组合方法的分析,在文本一中有明确体现,这种情节安排符合读者“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阅读期待。
D. 病残心理学教授骆瀚沙给一个陌生人写信,用自己的乐观和坚强给予他关心和支持,给这个浮躁而堕落的时代添加了一笔亮色。
8.(1)请概括文本一的主要情节。
(2)文本二中有关"‘折叠与跳移’的情节”在文本一的情节中有所体现,请简要分析文本一这样处理的妙处。(6分)
9. 文本一中,小说以“杭州路10号”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颤,颤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又遗浩书曰∶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追咎往事,亦何所复及,宜更虚己求贤,当与有识共之,不可复令忠允之言常屈于当权。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都督将各复旧镇,自长江以外,羁縻而已。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又与会稽王笺陈浩不宜北伐,并论时事曰∶“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已,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B.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C.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D.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图再举”与《逍遥游》中“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中的两个“举”字含义不同。
B.“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与“羲之耻为之下”中的两个“耻”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
C.“遂称病去郡”与“羲之既去官”中的两个“去”字的含义与用法相同。
D.“我卒当以乐死”与《荆轲刺秦王》中“卒起不意”中的两个“卒”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王羲之才华出众,受人赏识。在宴席上受到周颤赏识,任职后受到庾亮赏识,庾亮在去
世前还曾上书称赞他的才能,夸赞他有鉴别决断的能力。
B. 王羲之洞察时局,富有远见。他观察形势后劝阻殷浩不要北伐,但未被采纳,北伐果然
失败,他又给殷浩写信陈述要确保万无一失后再决定下次出征。
C. 王羲之清高淡泊,不慕名利。王羲之虽有辩才且受人爱戴,受朝廷认可,但并不钻营功
名,他辞官后,在父母墓前再次表明不再为官的心志。
D. 王羲之热爱山水,喜好游历。王羲之离开官场后,赏景、打猎、垂钓,采摘草药,遍游
名山,泛舟沧海,他在游览名山大川的过程中非常自在快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5分)
(2)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对雨【注】
杜 甫
莽莽天涯雨,江边独立时。
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
雪岭防秋急,绳桥战胜迟。
西戎甥舅礼,未敢背恩私。
【注】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年)秋,时杜甫将从梓州前往阆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漫天大雨,又写诗人江边独立,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颔联中的“巴”,是地区名,指的是四川东部、重庆一带。
C.颈联的“防秋”,指西北游牧部落常趁秋高马肥时南侵,需加强警卫。
D. 尾联是说吐蕃一定会念及甥舅之礼,不会背叛大唐的恩情。
15.分析概括诗歌所表现的诗人形象。(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易经》有言∶“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水孕育着古人的智慧,最终成为文人笔下钟爱的意象,《论语·十二章》中就记载过古人对于水的思考∶“(1)_______,_______”。水有自己的性格,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描写过“(2)_______,_______”,这是暴躁易怒与石搏斗的水;郦道元在《三峡》中描述的“(3)_______,_______”,这是时而跋扈时而端庄的春冬之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中华历史、山河与文化为文人墨客提供了___①____的创作源泉,也造就了源远流长的大美气度。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落下帷幕。从“风吹雨洗一城花”的春日唱到“家袤饭美,处处菱歌长”的半夏,在经典诗词与现代音乐交织而成的几十首歌曲中,一幅色彩明丽、生动可感的“大美中华”画卷渐次展开,再现了“中国式浪漫”的绝美意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传统文化的勃兴并非新现象,而是持续多年的大趋势。其中,既有顶层设计上的绵绵用力,也有___②___的文化类节目的积极助攻。伴随着传统文化日益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公众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期待也___③___。尤其是面对年轻人的深谙国潮文化,文化类节目如何持续输出、自我超越、接续传统令人眼前一亮又回味悠长,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走到第五季,《经典咏流传》找到了一把打开人心的钥匙——美。从古至今___④___的诗词经典蕴含着对美的敏锐感知、浪漫想象和凝练表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风格。"一切景语皆情语”,( )美总是与真、善相依相存,《经典咏流传》在诗词中找到对生命意义最浪漫的表达,并努力将之传达给观众。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比风景更美的是诗词的风骨和品格,是背后所包含的人心。
B. 这些风骨和品格蕴含在诗词背后是美的,人心也是美的。
C.比风景更美的是人心,是诗词背后所蕴含的风骨和品格。
D. 包含在诗词背后的人心是美的,风骨和品格也是美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0.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众所周知,陆地上的动物是要睡觉的,尽管它们睡觉的姿态和方法不同。___①___只是它们睡觉的姿态和方法比较特别。
陆地上的动物睡眠时间一般较长,容易被人察觉,而海洋中的大多数动物睡眠时间很短,就难以被人发现了。例如,鱼类的睡眠时间就非常短,有的仅几分钟,有的甚至只有几秒钟,人们眼一眨的功夫,对有些鱼来说,___②___。
海洋中除鱼类外,还生活着许多哺乳动物。它们睡觉的方法虽然与鱼类不同,但同样要睡觉。例如,海豚睡觉时,在夜里浮在水下一尺的地方,安安稳稳地进入梦乡,而它的尾巴,仍然会每隔约三十秒钟,便摆动一下,其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它的头能露出水面,吸口空气;另一个是使它在水中的位置更加稳定,不受水流或波涛的影响。最有趣的是,有一种阿佐基海豚,它们是用大脑两半球相互交替睡眠的∶当一个半球在沉睡时,___③___。过了一些时间,沉睡的则觉醒,觉醒的又沉睡,如果受到外界强烈刺激,两半球将会立即觉醒。
21.为打造贵阳的生态旅游城市名片,相关部门设计了“爽爽的贵阳”标识,请写出此标识的构图要素,并阐明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2年大型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前两期的盲选中,新导师廖昌永在等待与观望中仅收获了一名学员,于是在第三期节目中,他开始迅速出击频繁转身,只要他觉得有上升空间的都会拍灯,迅速凑齐了战队六强。这背后隐藏着他的战术,因为有的学员可能太紧张,在盲选中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而且战队满员后导师还可以继续抢学员,然后触发激烈的抢位战,筛选出更优秀的学员。
这种战术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贵州省贵阳市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18、19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18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问世于17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孤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18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世纪,悲剧中上帝的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总体上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
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B.对现实生活认识的局限性,会使人们在*受挫及遭遇不幸或失败时,想寻求一种解释和
安慰,文学和宗教往往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C.《聊斋志异》没有出现在江浙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江浙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文人雅士可
与“狐女”相往来,不必假托于梦幻。
D.小说在18、19世纪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是社会发展
到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三段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文学的社会性内容长期受宗教压抑。
B. 文章探讨不同时期的文学功能,详细地梳理文学功能的发展脉络,突出了其演变过程。
C. 文章以文学在应对意识形态危机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证明文学开始具有代偿的功能。
D. 文章以《一千零一夜》为例,证明了文学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
3.下列作品没有体现文学的“代偿性安慰机制”的一项是(3分)
A.《孔雀东南飞》结尾,兰芝与仲卿化为相向而鸣的鸳鸯。
B.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三桩誓愿都应验。
C.《老人与海》中,老人历尽千辛万苦带回来一副鱼骨头。
D.《愚公移山》中夸娥氏二子搬走了太行、王屋二山。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寻找细微的差别。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解答】(1)D.“必然结果”表达绝对,原文第二段明确说“小说在西方18、19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故选D。
(2)A.没有对比论证。C.因果颠倒。依据“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是先有“代偿的功能”,再“在应对意识形态危机中具有的重要作用”。D.证明了“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故选B。
(3)C.《老人与海》的情节是现实中的情节,并非代偿机制。故选C。
答案:
(1)D
(2)B
(3)C
【点评】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不敢和别人对视交流,一紧张脖子就发抖。”“平常别人看不出来,但实际上碰见个熟人,脑袋空白五秒,然后不知所措,最后掉头就跑,实在太近,就装作不认识和视力不好。”这些是一些“社恐人”真实的内心自白。
近日,“社恐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这一词条上了热搜。“社恐”的全称是“社交恐惧症”,当然,这并非指的是医学上的病症,而是用来描述一部分人见到陌生人,或者是不那么熟悉的人就紧张地说不出话、想躲避社交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关调查显示,自2016年以来,"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率便持续攀升。社交恐惧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具体到一个人来说,如果这个人有“社交恐惧症”,那么他在和陌生人或者说不那么熟悉的人打交道时会陷入纠结。一方面,他需要与人的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他却惧怕这种沟通和交流。这种“自身的需要”和“内心的惧怕”之间的拉扯,让他们中的不少人陷入了“社交焦虑”。
“社交恐惧”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影响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学生时代接触到的人多为同学、亲友,这也意味着社交压力没有那么大。但当这些年轻人开始工作、进入社会时,需要面临跟不同人沟通协作时,“社交恐惧”给人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显性的负面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就会被放大。比如,就有不少人在网络上询问如何跟领导打招呼,如何跟同事相处等问题。“社交恐惧”深刻地影响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因而,也就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去正视“社交恐惧症”。
需要认识到的是,“社交恐惧症”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交恐惧症”只是一些人在社会语境变化下,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社交习惯,其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判断。放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下,“社交恐惧症”似乎是一种年轻人的“时代病”,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当代社会生活规则的深刻变化。在传统的“熟人社会”,在“熟人好办事”这一规则下,人们需要多参与社交来增加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便利自己的生活。
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由“熟人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遵循某种既定的规则而非“人情社交”。可以说,人与人的社交不再依赖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规则。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一些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迫切。
我们倒不必过度规训年轻人,让他们敢于社交、勇于社交,不妨多看看他们的成长环境,城市空间提供了某种更加个人化的行为模式。对社交的拒绝,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种进步——年轻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即可实现自我满足。
当然,在可见的历史时空,社交依然是一种“刚需”。再多的恐惧,社交也终归是需要的。从“社交恐惧症”的这波网络讨论里,社会也应当有所省思。比如,人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交模式?是繁文缛节还是畅快简单,是虚情假意还是直来直去?这些,恐怕是这个话题更宏观的公共意义。
(摘编自《潇湘晨报》《年轻人不爱社交了吗?》)
材料二∶
真正符合医学诊断标准的“社恐”人群比例其实非常低。正如一些心理专家所言,大多数人的“社恐”并不是病,如今被泛化使用的“社恐”一词,更多时候是一种用来逃避现实社交的托词。
“社恐”真的是年轻人的“流行病”吗?步入数字化时代,身为互联网原住民,更习惯于线上表达的青年一代,固然可以依托网络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捷高效,并减少了令他们"恐惧”的真实社交,但这真的是一种好现象吗?线上“狂欢”、线下“沉默”,为什么不少年轻人会发出“数字化时代更友好却更孤独”的感叹?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汪晨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社交恐惧症”本指一种精神障碍,有研究显示,"社恐"在人群中大约占比10%~15%,但真正确诊的只有2%甚至更少。简言之,绝大多数人并非真的患有“社恐”。
他认为,不少年轻人自称“社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来自他人的否定或批评高度敏感。尤其在12~24岁这一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特别在意来自他人的评价,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欢,害怕在人际交往中的失败。
“人天然地会对陌生情境感到恐惧,在现实中‘练习’得少、经历也少,容易产生‘社恐’的错觉。”在汪晨波看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习惯于网上交流,他们参与的线下社交比上一代人更少,所以面对陌生场景,更容易紧张。其实,不止年轻人,汪晨波举例说,从偏远山村来到大城市,即便是深谙社交技巧的成年人,面对不熟悉的生活情境、社会规则等,也容易“社恐”。
(摘编自《文汇报》《“社恐”是年轻人的“流行病” 》)
材料三
在围绕“社恐”的讨论中,不少网友提及,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恐”也更友好。比如,扫码点餐、网上买菜等应用场景的落地,开始逐渐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人交际,而发达的社交媒体和丰富的线上娱乐,也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交友、休闲、娱乐等多样的需求。
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客观上减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线上“狂欢”、线下“沉默”,可以说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但不少学者也同时观察到虽然就通信方式、交友渠道、信息获取而言,现在都要比以往更发达,但不少年轻人的内心却愈发孤独。
一位社会学学者告诉记者,在疫情前,他曾做过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他原本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都很愿意和他这个陌生人倾诉一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
为什么有的人会既“社恐”又孤独?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与自我和解?对此,有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试图给出回答∶人是社会性动物,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强大的内心世界,并同时在线下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或许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摘编自《文汇报》《真诚永远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材料四∶
虽然“社恐”的标签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听上去这也算不上是件事儿,更像是一种自嘲,但不少大学教师关注到∶在校园里,如何处理好社交问题,确实是青年学子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需要正确面对。
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时常接到大学新生求助。有一则求助大意如下∶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上课、吃饭时总是一个人,不像高中时一直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自己由于“社恐”心态作祟,难以交到新朋友,倍感困扰。
“假如你是‘社恐’,该如何融入新的环境,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杜素娟以这一场景举例。确实,随着暑假过半,不少准大学生将在下个月迈入校园、开启新的生活。相比过去大学宿舍的八人间,如今的“标配”一般是四人间,住得更宽敞,但人际关系问题比过去更加突出。
她分析,与从小适应集体生活的父辈不同,00后个性更鲜明、自我意识强烈,往往不愿意妥协、牺牲个人空间,在人际关系应对方面经验略显不足。
“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些社交能力欠缺,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历练,补上成长中的这一课。因为今后无论他们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学会与人合作、沟通都是必要的。”但杜素娟也同时强调,对于“社恐”,要做出区分。到底是勇敢拒绝“无效社交”,还是由于自身自信不足、恐惧与人交往——青年人学会正确看待社交的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很重要。
“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融入环境,比‘乞讨’一份社交关系更加健康。年轻人不必过于焦虑短时期内对社交的不适应,更无需认为自己社交不活跃就是人生很失败。”杜素娟说。
(摘编自《文汇报》《社交不活跃不等于人生很失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持续升高,"社交恐惧"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的流行病。
B.当人们在“自身的需求”和“内心的恐惧”之间拉扯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陷入“社交
焦虑”。
C.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去正视“社交恐惧症”是因为“社交恐惧”深刻地影响了人们
与周围环境的“交互”。
D.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年轻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年轻人也就
没有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和强大的内心,又能在线下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就一定能
够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B.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交恐惧”更友好,但是很多年轻人
的内心却更加孤独。
C.一位社会学学者在做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时,大多数人因为觉得自己没有
知心朋友,所以很愿意向学者倾诉一番。
D.与“乞讨”一份社交关系相比,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
融入关系更加健康。
6.青年人如果有“社交恐惧”该如何积极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解答】(1)A.原文是“社交恐惧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B.原文是“这种‘自身的需要’和‘内心的惧怕’之间的拉扯,让他们中的不少人陷入了‘社交焦虑’”。D.原文是“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一些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迫切”。故选C。
(2)A.原文是“人是社会性动物,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强大的内心世界,并同时在线下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或许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3)①“他认为,不少年轻人自称‘社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来自他人的否定或批评高度敏感。尤其在12~24岁这一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特别在意来自他人的评价,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欢,害怕在人际交往中的失败”,充分建立自信,对别人的否定和批评不过度敏感,不害怕人际交往中的失败。②“有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试图给出回答:人是社会性动物,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强大的内心世界,并同时在线下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或许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多参与线下的社交活动,适当妥协,多在集体生活中历练,熟悉陌生的生活场景、社会规则等。③“到底是勇敢拒绝‘无效社交’,还是由于自身自信不足、恐惧与人交往——青年人学会正确看待社交的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很重要”,学会正确看待社交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④“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时常接到大学新生求助”,积极寻求专家的帮助。
答案:
(1)C
(2)A
(3)①充分建立自信,对别人的否定和批评不过度敏感,不害怕人际交往中的失败。②多参与线下的社交活动,适当妥协,多在集体生活中历练,熟悉陌生的生活场景、社会规则等。③学会正确看待社交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④积极寻求专家的帮助。
【点评】阅读新闻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新闻中的导语、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
杭州路10号
于德北
我讲一个我的故事。
今年的夏天对我来说很重要。
随着待业天数的不断增加,我愈发相信百无聊赖也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当然是从前。很多故事都发生在从前,但未必从前的故事都可以改变一个人。我是人。我母亲给我讲的故事无法述诸数字,我依旧一天到晚吊儿郎当。所以,我说改变一个人不容易。
夏初那个中午,我从一场棋战中挣脱出来,不免有些乏味。吃饭的时候,我忽然想出这样一种游戏∶闭上眼睛在心里描绘自己所要寻找的女孩的模样,然后,把她当做自己的上帝,向她诉说自己的苦闷。这一定很有趣。我激动。
名字怎么办?信怎么寄?我潇洒地耸耸肩,洋腔洋味地说∶"都随便。"万岁!这游戏。
我找了一张白纸,在上边一本正经地写了“雪雪,我的上帝”几个字。这是发向天国的一封信。我颇为动情地向她诉说我的一切,其中包括所谓的爱情经历(实际上是对邻家女儿的单相思),包括待业始末,包括失去双腿双手的痛苦(这是撒谎!)。
杭州路10号袁小雪。
有没有杭州路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我说过,这是游戏,是一封类似"乡下爷爷收"的信。信寄出去了。我很快便把它忘却。
生活中竟有这么巧的事,巧得让人害怕。
几天之后,我正躺在床上看书,突然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把我惊起,我打开门,邮递员的手正好触到我的鼻子上。
“信。”
"我的?"我不相信是因为从来没有人给我写信。
杭州路10号。
我惊坐在沙发上,仿佛有无数只小手在信封里捣鬼,我好半天才把它拆开,字很清丽,一看就是女孩子。信很短∶谢谢您信任我,向我诉说您的痛苦。我不是上帝,但我理解您。别放弃信念,给生活以时间。您的朋友雪雪。人都有良心。我也有良心。从这封信可以知道袁小雪是个善良的女孩子,欺骗善良无疑是犯罪。我不回信不能回信不敢回信。这里边有一种崇敬。
我认为这件事会过去,只要我再闭口不言。
但是,从那封信开始,我每个月初都能收到一封袁小雪的信。信都很短,执着、感人。她还寄两本书给我∶《张海迪的故事》《生命的诗篇》。我渐渐自省。
袁小雪,你这是为什么呀?我渐渐不安。
四个月过去了,你知道我无法再忍受这种折磨。我决定去看看袁小雪,也算负荆请罪。告诉她我是个小混蛋,不值她这样为我牵肠挂肚。我想知道袁小雪是大姐姐还是小妹妹还是阿姨老大娘。我必须亲自去,不然的话我不可能再平静地生活。
秋天了,窄窄的小街上黄叶飘零。
杭州路10号。
我轻轻地叩打这个小院的门,心中充满少有的神圣和庄严。门开了,老奶奶的一头花发映入我的眼帘。我想∶如果可以确定她就是袁小雪,我一定会跪下去叫一声奶奶。
“您是——”
“我,我找袁小雪。”
“袁——噢,您就是那个——写信的人”
“是——是她的朋友。”
“噢,您,进来吧。”
我随着她走过红砖铺的小道,走进一间整洁明亮的屋子里,不难看出是书房。就在这间屋子,我被*死了。从那里出来,我就是另外一个人了。
“她不在么”
“……”她转过身去,从书柜里拿出一沓信封款式相同的信,声音蓦然喃喃∶“人,死了,已经有两个月了,这些信,让我每个月寄一封……”我的血液开始变凉。这是死的征兆。
“她”
“骨癌。”
她指了指桌子让我看。在一个黑色的木框里镶嵌着一张三寸黑白照片。照片是新的。照片上的人的微笑很健康很慈祥。照片上的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叫骆瀚沙。他是著名的病残心理学教授。
文本二∶
微型小说写作材料中地写人细节经过文学构思的“繁殖裂变”而出现细节群,我们可以根据写人与创意的构思,把细节群组合为“有序”地写人情节。其中“折叠与跳移”的情节组合方法主要用于重建故事情节的艺术时空。
情节从事件的中间切入,而被切掉的事件的起因、发展等有关细节与后面的情节链有因果联系,它们被巧妙地、天衣无缝地插入情节中,好像被“折叠”进了作品的情节主体里。这就叫“折叠式情节”。这种情节模型主干突出、事件集中并叙述丰满。所谓“跳移式情节”,是指情节在连接和运行的过程中,某一个重要的情节环节挪移出来放到情节结尾时才快速补出。当重要的情节环节被挪移时形成情节空白,产生了吸引读者注意和思索的情节悬念;当重要的情节环节移置到结尾快速补出时,情节的悬念释消了,使读者产生一种阅读震惊和阅读愉悦。
(节选自刘海涛《写人情节的艺术时空》)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本一展现了“我”的心路历程,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起初消沉、无聊,后来好奇、
害怕,然后自责、自省,最后感到神圣而庄严,深受感动。
B. 文本一的环境描写着墨不多,但对渲染气氛和推动情节很有帮助,如“窄窄的小街上黄
叶飘零”,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暗示了下文将发生不祥的事件。
C. 文本二关于重建故事情节的艺术时空的情节组合方法的分析,在文本一中有明确体现,这种情节安排符合读者“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阅读期待。
D. 病残心理学教授骆瀚沙给一个陌生人写信,用自己的乐观和坚强给予他关心和支持,给这个浮躁而堕落的时代添加了一笔亮色。
8.(1)请概括文本一的主要情节。
(2)文本二中有关"‘折叠与跳移’的情节”在文本一的情节中有所体现,请简要分析文本一这样处理的妙处。(6分)
9. 文本一中,小说以“杭州路10号”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和妙处的基本能力。故事情节,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间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小说往往以情节取胜。一般按情节发生发展的阶段分点概括,每一阶段可采用这样的语言表述形式: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
(3)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作用的能力。可以从交代背景、渲染氛围、揭示内容、充当线索、寄托感情、揭示主题等方面分析。
【解答】(1)D.“给这个浮躁而堕落的时代添加了一笔亮色”,“浮躁而堕落的时代”主题理解错误。文章时代是温暖积极的。
(2)①“吃饭的时候,我忽然想出这样一种游戏:闭上眼睛在心里描绘自己所要寻找的女孩的模样,然后,把她当做自己的上帝,向她诉说自己的苦闷”,“我”因为无聊想玩一个游戏,给想象中的人写信。“‘我的?’我不相信是因为从来没有人给我写信”,突然收到回信。“但是,从那封信开始,我每个月初都能收到一封袁小雪的信……我渐渐自省”,继续收信而转变,“四个月过去了,你知道我无法再忍受这种折磨。我决定去看看袁小雪,也算负荆请罪”,去寻找写信人。“她转过身去,从书柜里拿出一沓信封款式相同的信,声音蓦然喃喃:‘人,死了,已经有两个月了,这些信,让我每个月寄一封……’”“照片上的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叫骆瀚沙。他是著名的病残心理学教授”,信是骆教授生前写的。
②文本一采用了“折叠与跳移”的情节安排顺序,《杭州路10号》一开始就概述“我”很无聊,待业了半年,无聊到“我”想玩一个游戏,给想像中的人写一封信,收信人:袁小雪;地址:杭州路10号,这全部是想像出来的。故事到此,就要讲:真的有个杭州路10号,杭州路10号没有袁小雪,却有个骆翰沙教授。骆教授顺水推舟冒充袁小雪,给他回了信。但这时的骆教授已患骨癌病危了。但叙述主人公把这个情节撤出来移到了最后。而直接讲“我非常惊讶地”真的收到了杭州路10号“袁小雪”的信。不但一封,以后每个月都准时收到信,从此导致了他生活的和人生的转折。最后当他改变了生活态度,去寻找“袁小雪”的时候才知道,给他写信的人不叫“袁小雪”,而是骆瀚沙教授,人已去世两个月了。在他死之前嘱交了一沓信让老伴每个月都寄给“我”,鼓励“我”面对困境,勇敢地生活下去。最后揭示出的真相,才使读者大吃一惊,才掌握了整个故事的谜底。骆教授带病给“我”写信这一情节本来是“我”收到信之后的重要内容,这一情节却被移置到结尾快速补出。这样的安排有助于重建故事情节的艺术时空,使主干突出、事件集中、叙述丰满,同时解释了情节发展中的悬念,使读者产生一种阅读震撼和阅读愉悦。
(3)①有助于突出主要情节。“杭州路10号袁小雪”“有没有杭州路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我说过,这是游戏”,“杭州路10号”是小说中的地名,标题突出了与创设故事情境相关的内容,有助于突出主要情节。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我惊坐在沙发上,仿佛有无数只小手在信封里捣鬼,我好半天才把它拆开,字很清丽,一看就是女孩子。信很短:谢谢您信任我,向我诉说您的痛苦。我不是上帝,但我理解您。别放弃信念,给生活以时间。您的朋友雪雪”,这一地名从被随意想象到确实存在,并且对“我”产生了巨大的人生影响,使“我”不得不去寻求真相,读者注意力也随之集中,标题使悬念强化,突出神秘色彩,增加阅读兴趣。③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她指了指桌子让我看。在一个黑色的木框里镶嵌着一张三寸黑白照片。照片是新的。照片上的人的微笑很健康很慈祥。照片上的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叫骆瀚沙。他是著名的病残心理学教授”,“杭州路10号”与主要人物形象骆教授密切相关,骆教授为人的善良、励志的艺术和从容豁达的人生境界,令人肃然起敬,具有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④有助于突出主题。“但是,从那封信开始,我每个月初都能收到一封袁小雪的信。信都很短,执着、感人。她还寄两本书给我:《张海迪的故事》《生命的诗篇》。我渐渐自省”,“杭州路10号”的故事温暖感人,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杭州路10号”的真相让人动容,表现了美好人性的伟大和感染力,标题有助于突出主题。
答案:
(1)D
(2)①“我”因为无聊想玩一个游戏,给想象中的人写信。突然收到回信。继续收信而转变,去寻找写信人。信是骆教授生前写的。
②文本一采用了“折叠与跳移”的情节安排顺序,骆教授带病给“我”写信这一情节本来是“我”收到信之后的重要内容,这一情节却被移置到结尾快速补出。②这样的安排有助于重建故事情节的艺术时空,使主干突出、事件集中、叙述丰满,同时解释了情节发展中的悬念,使读者产生一种阅读震撼和阅读愉悦。
(3)①有助于突出主要情节。“杭州路10号”是小说中的地名,标题突出了与创设故事情境相关的内容,有助于突出主要情节。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一地名从被随意想象到确实存在,并且对“我”产生了巨大的人生影响,使“我”不得不去寻求真相,读者注意力也随之集中,标题使悬念强化,突出神秘色彩,增加阅读兴趣。③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杭州路 10 号”与主要人物形象骆教授密切相关,骆教授为人的善良、励志的艺术和从容豁达的人生境界,令人肃然起敬,具有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④有助于突出主题。“杭州路10号”的故事温暖感人,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杭州路10号”的真相让人动容,表现了美好人性的伟大和感染力,标题有助于突出主题。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颤,颤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又遗浩书曰∶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追咎往事,亦何所复及,宜更虚己求贤,当与有识共之,不可复令忠允之言常屈于当权。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都督将各复旧镇,自长江以外,羁縻而已。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又与会稽王笺陈浩不宜北伐,并论时事曰∶“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已,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B.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C.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D.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图再举”与《逍遥游》中“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中的两个“举”字含义不同。
B.“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与“羲之耻为之下”中的两个“耻”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
C.“遂称病去郡”与“羲之既去官”中的两个“去”字的含义与用法相同。
D.“我卒当以乐死”与《荆轲刺秦王》中“卒起不意”中的两个“卒”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王羲之才华出众,受人赏识。在宴席上受到周颤赏识,任职后受到庾亮赏识,庾亮在去
世前还曾上书称赞他的才能,夸赞他有鉴别决断的能力。
B. 王羲之洞察时局,富有远见。他观察形势后劝阻殷浩不要北伐,但未被采纳,北伐果然
失败,他又给殷浩写信陈述要确保万无一失后再决定下次出征。
C. 王羲之清高淡泊,不慕名利。王羲之虽有辩才且受人爱戴,受朝廷认可,但并不钻营功
名,他辞官后,在父母墓前再次表明不再为官的心志。
D. 王羲之热爱山水,喜好游历。王羲之离开官场后,赏景、打猎、垂钓,采摘草药,遍游
名山,泛舟沧海,他在游览名山大川的过程中非常自在快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5分)
(2)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5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解答】(1)划线句的意思是:担任国家大权的人,引咎自责,重重地贬降自己以谢国人,重新与朝中贤者考虑推行平和的政教,除去繁杂苛细的法令,减省赋役,与百姓革故图新,或许可以满足众人的愿望,匡救倒悬的危难。结合上下文看,“以谢百姓”中的“以”是表目的的连词,“引咎责躬深自贬降”是措施,但“深自贬降”是“引咎责躬”的具体表现,所以“深自贬降以谢百姓”需要放在一起,由此可以排除A、B;“更与朝贤思布平政”,是一个主谓短语中间不宜断开,由此可以排除D选项。
故选:C。
(2)D.“我卒当以乐死“中“卒“译为“最终“,《荆轲刺秦王》中“卒起不意”中的“卒”通“猝”,译为“突然”。
故选:D。
(3)B.“他又给殷浩写信陈述要确保万无一失后再决定下次出征”表述错误。由原文相关语句“又与会稽王笺陈浩不宜北伐,并论时事曰:‘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可知,这是王羲之写给会稽王的信件内容。
故选:B。
(4)①“才器”,才能器量;“就”,赴任、就任;“素雅”,向来看重。译文:王羲之既年轻又有美名,朝廷中的公卿都爱他的才能器量,多次召他任侍中、吏部尚书,都不就任。扬州刺史殷浩向来极看重他,劝他赴命。
②“辄”,于是、就;“振贷”,赈济;“见”,被。译文:当时东方发生饥荒,王羲之自己决定开仓赈济。然而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其厉害,王羲之常上疏抗争,他的话多被采纳。
答案:
(1)C
(2)D
(3)B
(4)①王羲之既年轻又有美名,朝廷中的公卿都爱他的才能器量,多次召他任侍中、吏部尚书,都不就任。扬州刺史殷浩向来极看重他,劝他赴命。
②当时东方发生饥荒,王羲之自己决定开仓赈济。然而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其厉害,王羲之常上疏抗争,他的话多被采纳。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祖父王正,是尚书郎。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元帝过江,是王旷最先提出建议。王羲之幼时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十三岁时,曾去参见周颤,周颤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很奇特。当时很兴吃牛心炙,座中客人都还没吃,周颚割了先给王羲之吃,于是开始知名。长大后,富于思辩,以耿直著称,特别善于写隶书,为古今第一,评论者称赞他的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忽,像惊龙一样矫健。很受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
从家中征召出来任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他任参军,多次升迁任长史。庾亮临去世前,上疏称王羲之清贵有见识。迁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王羲之既年轻又有美名,朝廷中的公卿都爱他的才能器量,多次召他任侍中、吏部尚书,都不就任。扬州刺史殷浩向来极看重他,劝他赴命。当时殷浩与桓温不和,王羲之认为国家的安宁在于内外和睦,于是写信给殷浩劝诫他,殷浩不听。到殷浩要北伐时,王羲之认为必然失败,写信劝止,言辞非常恳切。殷浩出征了,果然被姚襄打败。又打算再举兵,王羲之又写信给殷浩说:自从发生寇乱以来,担任内外之职的人,没有深谋远虑囊括天下的妙计,却使国家的根本疲竭,各依自己的心意行事,竟没有一件功劳可以评论,没有一件事情值得记载,遗弃忠言不用善谋,于是使得天下将面临土崩瓦解的局势,怎么能不令人悲痛感叹呢。当政理事的人怎么能推辞四海的责备呢!追究往事,又哪里来得及,应当更加虚心求贤,与有识之人共事,不能再让忠诚得宜之言总是被当权者埋没。现在军队在外打了败仗,国内的资财已经匮竭,保淮的想法不再可企及了,不如还保长江,都督将领各回原镇,从长江以外安抚笼络而已。担任国家大权的人,引咎自责,重重地贬降自己以谢国人,重新与朝中贤者考虑推行平和的政教,除去繁杂苛细的法令,减省赋役,与百姓革故图新,或许可以满足众人的愿望,匡救倒悬的危难。
又写信给会稽王陈述殷浩不应北伐,并且评论时事说“古人因自己的君王不是尧、舜而羞耻,为臣之道,哪有不愿意尊崇自己从事的事业,与前代一样隆盛,况且遇到千载一时的机运?只不过智慧力量都不如当年,怎么能不掂量轻重而行事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定要详细地衡量敌我的情形,万无一失然后行动。”当时东方发生饥荒,王羲之自己决定开仓赈济。然而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其厉害,王羲之常上疏抗争,他的话多被采纳。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从小有名气,与王羲之齐名,可是王羲之很看不起他,因此两人感情不和。王述先任职于会稽,因服母丧住在郡中,王羲之接替王述,只去吊唁一次,就不再去拜访。王述每次听见角声,都以为是王羲之来看望自己,就打扫庭院等他来。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最终也没去,王述因此很怨恨他。到王述得到显要的职务,王羲之耻于在他之下,于是就称病离职,在父母墓前发誓说:“永和十一年三月初一癸卯,九日辛亥,小子羲之冒昧地禀告二老的神灵。谨于本月吉日摆筵设席,叩头表示诚心,向祖先的神灵禀告发誓。从今以后,如果胆敢改变这种想法,贪图名利苟且进身,就是有目无尊长之心而不合于人子之道。”
王羲之离开官场后,与东方人士尽情游玩山水,渔猎取乐。又和道士许迈一起研究服食丹药,不远千里采集药石,遍游东方诸郡,登遍了名山,泛舟沧海,感叹说:“我最终将游乐而死。”五十九岁时去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照父亲的遗嘱,坚决推让不接受。
【点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对雨【注】
杜 甫
莽莽天涯雨,江边独立时。
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
雪岭防秋急,绳桥战胜迟。
西戎甥舅礼,未敢背恩私。
【注】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年)秋,时杜甫将从梓州前往阆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漫天大雨,又写诗人江边独立,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颔联中的“巴”,是地区名,指的是四川东部、重庆一带。
C.颈联的“防秋”,指西北游牧部落常趁秋高马肥时南侵,需加强警卫。
D. 尾联是说吐蕃一定会念及甥舅之礼,不会背叛大唐的恩情。
15.分析概括诗歌所表现的诗人形象。(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把握诗人形象。
【解答】(1)D.“吐蕃一定会念及甥舅之礼”分析有误,“未敢背恩私”是希望、揣测,意为“但愿、大概吐蕃不会背叛大唐的恩情吧”。
故选:D。
(2)首联写诗人独立江边,充满忧愁。那么他所想是什么呢?第二联有交代,诗人不是为自己而愁,他不担心道路泥泞难行,他忧心的是前线军队旌旗被打湿,将士们行动不便。“雪岭防秋急,绳桥战胜迟”流露出对边防的忧心,担心战事迟迟不能结束。所以总的看来,诗人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形象。
答案:
(1)D
(2)诗歌表现了杜甫作为爱国诗人的形象/展现了杜甫感时忧国的诗人形象。①先国家后个人,前两联看见无边无际的漫天大雨,诗人不是担心自己行路艰难,而是担心前线战士行动不便。②忧心忡忡,后两联既担忧岷山一带防务吃紧又恐怕战争迟迟不能结束。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易经》有言∶“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水孕育着古人的智慧,最终成为文人笔下钟爱的意象,《论语·十二章》中就记载过古人对于水的思考∶“(1)_______,_______”。水有自己的性格,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描写过“(2)_______,_______”,这是暴躁易怒与石搏斗的水;郦道元在《三峡》中描述的“(3)_______,_______”,这是时而跋扈时而端庄的春冬之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重点字:逝、昼)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豗、砯、壑)
(3)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重点字:素、湍)
【点评】《蜀道难》名句辑录:
(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中华历史、山河与文化为文人墨客提供了___①____的创作源泉,也造就了源远流长的大美气度。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落下帷幕。从“风吹雨洗一城花”的春日唱到“家袤饭美,处处菱歌长”的半夏,在经典诗词与现代音乐交织而成的几十首歌曲中,一幅色彩明丽、生动可感的“大美中华”画卷渐次展开,再现了“中国式浪漫”的绝美意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传统文化的勃兴并非新现象,而是持续多年的大趋势。其中,既有顶层设计上的绵绵用力,也有___②___的文化类节目的积极助攻。伴随着传统文化日益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公众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期待也___③___。尤其是面对年轻人的深谙国潮文化,文化类节目如何持续输出、自我超越、接续传统令人眼前一亮又回味悠长,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走到第五季,《经典咏流传》找到了一把打开人心的钥匙——美。从古至今___④___的诗词经典蕴含着对美的敏锐感知、浪漫想象和凝练表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风格。"一切景语皆情语”,( )美总是与真、善相依相存,《经典咏流传》在诗词中找到对生命意义最浪漫的表达,并努力将之传达给观众。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比风景更美的是诗词的风骨和品格,是背后所包含的人心。
B. 这些风骨和品格蕴含在诗词背后是美的,人心也是美的。
C.比风景更美的是人心,是诗词背后所蕴含的风骨和品格。
D. 包含在诗词背后的人心是美的,风骨和品格也是美的。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运用的辨析能力。答此类题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尤其是易错成语。答题时要结合语境仔细分析,正确填写。
(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答题时要熟知常见的病句类型,认真阅读题干中的语段,找出有语病的句子,作出正确的修改。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相关内容,结合语境选出填写正确的选项。
【解答】(1)①语境要求填写表达“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的成语,可填的成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源不断。
②语境要求,要扣前文的“持续多年的大趋势”,填写表达“比喻事物或言论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的成语,可填的成语有:层出不穷、日出不穷。
③语境要求,要扣前文的传统文化日益有新风采,所以群众在前有基础上又增新期待,所以填写表达“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的成语。“情随事迁”是“水涨船高”的近义词,但不是最贴切的。可填:水涨(长)船高。
④此处填写的成语相对开放,但还是要注意材料语境还是强调从古至今中华诗词文化的丰厚与优美,所以只要填写的成语能形容出“诗词经典”丰富的特点即可。可填的词语有:浩如烟海、卷帙浩繁、不计其数。
(2)句中有三处语病:第一处强调的主语是“年轻人”,“深谙国潮文化的”是作“年轻人”的定语;第二处是并列分句的语序问题,应该是“接续传统、自我超越,持续输出”;第三处是成分残缺问题,“输出”后需要有宾语“的优质作品”。修改后语句通顺即可。示例:尤其是面对深谙国潮文化的年轻人,文化类节目如何接续传统、自我超越、持续输出令人眼前一亮又回味悠长的优质作品,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本空所填句子,紧承上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强调由描写风景的诗句感受到创作者的心灵,再体会诗词蕴含的风骨和品格,有递进关系。注意词语搭配,包含一般指事物在数量、大小、类别等的归属,通常都可见。蕴含则多指深层意义上的理解或储备,通常都不可见。包含是汉语词汇,既指里边含有,也指宽容和原谅。除此之外,包含还可以形容集合之间的关系,也叫子集关系;蕴含是动词,指蕴藏和包含,是文学作品的又一构成因素。它是文学作品的题材所包蕴的思想和意义,是文学作品的构成的第三个层面。
故选:C。
答案:
(1)①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源不断)
②层出不穷(日出不穷)
③水涨(长)船高
④浩如烟海(卷帙浩繁、不计其数)
(2)尤其是面对深谙国潮文化的年轻人,文化类节目如何接续传统、自我超越、持续输出令人眼前一亮又回味悠长的优质作品,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C
【点评】语句衔接题解析思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