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松江叶榭獐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基地对现有的獐进行了严格遴选,挑选出10头年轻、健康状态良好的獐组建了一支野放“先遣队”,进行野放训练。为了保证10头獐的顺利野放,基地主要通过安装摄像头和跟踪项圈,在减少人为干扰的同时,观察放归个体的活动状况,对它们行为、活动特征等全天候监测与跟踪。通过观测,了解獐子的栖息、觅食习惯,了解它们是不是适合这个环境,从而为真正野放的生境选择提供依据。
2021年5-6月,在獐的繁殖季,科研人员在松江叶榭獐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基地内进行了新生个体的监测工作,发现了新生小獐11头。根据科研人员的统计调查,截至2021年底,松江叶榭獐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基地内活跃着不少于70头獐,已经达成最初设立的“野放的30头獐,能建立起可自我繁殖的野外种群,并保证獐存活率不低于90%。”建设目标。同时记录到植物超过100种,观察统计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动物30余种。
通过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吸引鸟类和周边野生动物栖息,丰富基地内的生物多样性,努力打造林、水、草、獐、鸟、人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格局。松江叶榭獐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基地最终目标是建立长期的、稳定发展的獐半自然种群,为上海地区獐的野外放养提供个体,进一步为上海地区重引入獐的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生物多样性恢复积累宝贵经验。
基地负责人战丽介绍,基地目前仅向团队预约开放。从去年暑假开始,已接待了来自浦东、嘉定、宝山等多所小学的参观团队,让市民多一个了解獐、保护獐,并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接受生态教育的途径。
你知道獐的命名来源吗?獐又是如何引入上海的呢?不妨来“獐显不凡”科普馆深度游览。
科普馆分为上下两层,正对门口的墙上是颇具设计感的几个大字——獐显不凡,一侧的墙上有松鼠、刺猬、猫头鹰等动物造型布偶,用手捏一下,它们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方便参观者了解动物的“歌声”。
在二楼展示区,设置了鹿科家族“拼拼墙”,将麝、獐、麂三种动物作了对比。参观者可以在墙上用拼图拼出三种不同的动物,在加深对三种动物了解的同时,增强参观的趣味性。
论獐的起源,要追溯到1870年,彼时,英国派驻中国的外交官、著名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文豪在中国最早采集了獐的标本,并进行了命名。
从全国来讲,就现有分布区域来看,还能找到野生獐的地方,主要是江苏盐城、江西鄱阳湖、浙江舟山群岛、湖南洞庭湖,以及安徽的黄普山。另外在江苏南京的紫金山和老山有零星的獐。
在上海,被公认的“引路人”是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动物生态学专家张恩迪。他早年在英国留学期间,查阅资料发现上海曾是獐的分布地,而且从中国引入的獐,在英国生活得很好,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种群。于是,他有了把獐重新引入上海的想法。
2007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獐妈妈”陈珉的技术指导下,浦东新区在华夏公园建立“獐的重引入项目”试点,从浙江的繁育中心引入21只獐,尝试让这群“原住民”回家。
文末,还记得标题中的问题吗?答案是不少于70头。
作者:史博臻
编辑: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