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寻找堆积阶地的底砾石层
冲积平原一、二级堆积阶地往往具有二元结构,也就是说,阶地的表层多为粘性土,在阶地的底部常常有砂砾石层堆积。
江西省赣州市附近,沿章江两岸一、二级阶地底部砂砾石层厚4-7米,地下水丰富,是该地区主要的含水层。该含水层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除洪水期外,地下水向章江排泄。据勘探,一级阶地地下水水位埋深2-5米,钻孔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2-21升/秒米,地下水矿化度小于0.2克/升;二级阶地地下水水位埋深2-6米,钻孔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8-12升/秒·米,地下水矿化度也小于0.2克/升(图138)。
5.寻找古河谷及古河道
在冲积平原松散覆盖层的下面,可能埋藏有基岩被切割的古河谷。在古河谷里,一般堆积有比较粗的砂砾石层。
江苏省南京市附近,长江冲积层厚数米至70余米不等,含水层主要由细砂及中砂组成。沿浦口至老江口长江古河谷一带,分布有粗砂砾石层,砾石成分以石英岩为主,石灰岩次之,火成岩更次之,粒径一般3-5毫米,最大达100-200毫米,厚7-23米,底部与第三系砂岩接触(图139)。根据抽水试验结果推算,附近施工16-18时井管的生产共,出水量可达5000立方米/昼夜。
在江河的中、下游,低山丘陵之间,往往有被遗弃的古河道,这种古河道砂卵石层中往往含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浙江省崇山至临浦沿浙赣铁路一线,地势开阔平坦,有浦阳江的古河道。经勘探,这一带古河道砂砾石层厚10-10米单井出水量可达500立方米/昼夜,为附近的重要水源之一。
上述古河谷和古河道,可以通过地貌形态的分析以及利用物探和钻探等方法进行测定。
6.寻找伴河的富水地段
靠近江河,冲积层砂砾石的厚度一般比较大,地下水的补给条件比较优越,地下水比较丰沛。
广东省广州市附近,出露的是石炭系石灰岩、砂岩、页岩等地层,珠江和流溪河的冲积层厚35米左右,其中有砂砾石层1-3层,总厚0.5-18米。勘探结果,靠近珠江的钻孔,出水量明显增大,其中距珠江250米的7号孔,含水层厚16米,水位埋深0.9米,抽水水位降深3.18米,出水量近2000立方米/昼夜,地下水矿化度0.15克/升(图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