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去北京故宫玩过的朋友都知道,你游玩一趟后,故宫给你留下的印象,既不会是奢华,也不会是工整,而是“数不尽的房子”。这座占地72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内部修建了70多座宫殿、9000多间房间,是现在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样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故宫是如何设计的吗?
在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前,其实北京的地位并不高,南京才是国家的政治权利中心,这一局面直到永乐元年,也就是1403年才得到了改变。燕王朱棣上位之后,北京作为皇帝的“龙兴之地”,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而在诸位大臣的建议下,明成祖朱棣还效仿南京皇宫建立了北京皇宫,而这也就是后来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北京故宫了。
北京故宫虽然是以昔日的南京皇宫为蓝本所修建的,但是规模更为宏大、不仅暗合“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还严谨地遵循了《周礼·考工记》中所记载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造原则,也正因如此,你在故宫里既能看到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布置,同样还能察觉到左右均衡、井然有序的整体效果,其气魄之宏伟,让人不得不啧啧惊叹。
聊完了北京故宫的建造历史和建造原则,我们再来聊聊北京故宫里的“9999.5间屋子”,究竟是如何分布的。而针对这些房子的分布问,我们又可以从“中轴线上”、“中轴线左侧”以及“中轴线右侧”三个部分来探究。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北京故宫里由南至北那条中轴线上的建筑。
位列中轴线上的建筑并不算多,但是它们却是整座皇宫的绝对核心,比如说三大殿,再比如说后三宫,乃至于经常在各种影视剧中出现的御花园也是如此。
正所谓“前朝后市”,三大殿、后三宫以及后花园,也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三大殿指的是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这三殿都属于办公场所,其中太和殿主要是用来举行盛大典礼、接受百官朝贺的地方,中和殿则主要是用来祭祀天地太、庙进行演绎礼仪的地方,至于保和殿,除了可以作为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外,还可以作为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场所。总的来说,三殿都属于外庭。
与三大殿不同的是,后三宫已经属于内廷了,而“三宫”一般都指乾清宫、交泰殿以及坤宁宫。乾清宫作为内廷中最大的宫殿,一度被列为天子住所,像明代就有14位皇帝居住在那里,而清朝的顺治与康熙两帝也曾居于乾清宫中。与乾清宫不同的是,踏入交泰殿,你就等于是踏入半个后宫了,因为从这里开始,皇后等后宫嫔妃出现的频率就较高,彼时“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匾也立在这里,至于最后的坤宁宫则为皇后寝宫,也是康熙等人的大婚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