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神六桥”,是泸州一处特殊的地标存在。它之前不叫神六桥,这一带本来叫“灯杆山”。为啥子叫灯杆山,据说以前这里是“棺山”,又是乱葬岗,但是这里的高度刚刚能看到沱江,当年沱江航行,白天还好,假如需要夜航,古代的航标没有今天那么方便,往往是在山上两壁立灯杆,晚上挂灯作为指引。当然也有用来做警报的作用。特别是抗战时期,日军轰炸提醒市民躲避。
还有一种说法,这里是点天灯的地方,点天灯本来是一种古代酷刑,但是也有用来祈福一种方式,泸州这里的灯杆是哪一种就不清楚了。
总之灯杆山就这样得名许久了。
灯杆山的命运改变要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说起,今天你也完全看不出来,这个地方已经进去了老城区的主城位置,其实,当年就是高高耸于市郊两三公里外的西北角上,满山满坡、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都是坟头,不知从什么年代起,又埋了多少人。老泸州人有时候叫棺山,也叫坟包山,当然灯杆山还是正式一点的名字。
这个地方,平时是没啥子人来的,别说晚上了,白天也有些渗人。只有清明时节,恐怕才会纸钱纷飞,香烟缭绕,当然更多无主孤坟就越发凄凉了。泸州人显然没有重庆人那么野,当年他们流行上野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上网搜索一下。
但是,泸州城市的发展,显然这块地方不应该这样荒芜,得有点城市的样子。当年离老城还要近代的新二村一带,也是棺山,不是也开发成住宅区了吗?同样是忠山一脉,不该浪费了。
可是一般人真不敢去,这个时候怎么办。
我们向来充满了斗志,怎么会怕这些弯弯绕绕,总有火焰高的人去。首先是部队入驻,打破了此山的死寂。每年,泸州部队在这里训练,老一辈人回忆,这里的坟场成了战士们训练的乐土,坟包成了战士们隐蔽身体的天然堡垒,墓穴成了战士们躲避炮火的“猫儿洞”。
训练期间,山上天天战火熊熊,硝烟滚滚,枪声、炮声、喊*声,惊天地泣鬼神,阳气升腾。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气概,这座山的阳刚之气已经培育出来了。
1984年,正值省辖泸州市成立初期,新建的市公安局选址在这里修建办公楼和宿舍。一时间,建筑大军第一次开进了这里,山头上响起了推土机的轰鸣声。转眼间,山头被掀个底朝天,数千具尸骨见了天,据说有两具完整未腐的女尸经鉴定为汉代人氏。也算泸州考古历史依据了。
保卫地方平安的公安,自然一身正气,可以守得住这个地方。也可以让它焕发生机。
1987年,新建成的公安大楼,使得这里更加有了活力。虽然,当时但仍处在郊外,远远望去,市公安局办公楼和宿舍就像一个孤立的城堡,高耸于远郊的山巅上,看着雄伟,却很冷清,其四周都是空旷的田野、山林,晚上处处鸡鸣狗叫,蛙声一片,是典型的山野田园风光。不过几十年后,城市的进程,让它再也不是当初的模样。
如今公安局,早就各个区域发展壮大,这个老地方,也成为了历史,但是它却连通了忠山公园和‘龙透关’的一段路程。以前也有一道桥,但是显然不如今天的神六桥方便。
当年,修建这座桥本来是叫灯杆山大桥,后来据说又叫彩虹桥,至于为什么最终定为了神六桥,民间说法多种,主要这里有灯杆山精神疾病医院,又有泸州六中,一边是失常者,一边是考榜人,再加上当年正值神六升空,机缘巧合,就被当时六中的人叫开了。最后有意思的是,得到官方的认可。
于是神六桥就成为泸州特殊的存在,也成为了泸州有趣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