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和嫡孙有什么分别,长孙是指最大的孙子吗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3-03-12 04:22:36

为什么嫡孙的继承权高于亲叔叔呢?

那是因为嫡孙要在嫡子父亲亡故后,顶替亡父的角色为祖父母承重(zhong)。

“承重”又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承受丧礼、祭祀和宗祧的重任,就称为“承重”,顶替嫡子亡父角色的嫡孙,也叫“承重孙”,要负责主持祖父母的丧礼以及宗庙祭祀。

通俗点说,就是在祖父亡故后,承重孙要担任丧主,给老祖父摔盆儿。老盆儿一摔,灵柩才能起杠,谁是家主指定的继承人,谁才有资格摔老盆儿,意味着成为新的家主(当然,各地风俗不一致,有的地方习俗好像不摔盆)。

因为只有长子长孙(嫡子嫡孙),才是先祖的正体,要接受“传重”,和先祖一样成为宗庙之主的,其他儿子孙子不分妻生、妾生,都只是先祖这棵大树主干上的旁支末叶,所以,长子长孙的地位,“非众子比也”。

长孙和嫡孙有什么分别,长孙是指最大的孙子吗(5)

再次申明一点,嫡长子继承制可不是长房继承制,长房的传重资格只有长子长孙、或者事实上的长子长孙,可不是指长房整个支系,长房的孙辈里,也只有嫡孙(长孙)的继承权靠前,嫡孙母弟都要排在嫡子母弟和庶长子之后。

那么,到底谁才有资格被称为嫡孙(嫡长孙)呢?

只有被己身选为继承人的那个儿子,即嫡子,“为父后者”的嫡长子,或者他事实上的嫡长子,才有资格被称为嫡孙(嫡长孙)。

说一个例子,南宋孝宗赵眘有三个儿子,都是原配所生,老大赵愭(qi),老二赵恺,老三赵惇(dun),孝宗即位后,并没有立即册立太子,而是让长子赵愭和两个弟弟一起封王出阁,赵愭封邓王,赵惇封恭王。

巧合的是,赵愭的王妃钱氏,和赵惇的王妃李凤娘,一前一后*,赵惇的长子赵挺先出生,赵愭的长子赵挻(shan)后出生。

皇室生孩子都要写公文向皇帝申报,但赵挺出生后,他爹三皇子赵惇却迟迟没有申报,一直等四十多天后,大皇子邓王家的长子赵挻出生。

赵挻出生当天,大皇子府就向皇帝申报:邓王夫人生了“皇嫡孙”。到了晚上,三皇子府这才补上手续:恭王夫人生“皇嫡长孙”了。

当时的参政钱端礼以首席代行丞相事,他又是大皇子邓王妃的爹,看到恭王府的公文就怒了:大皇子的嫡子还没有自称“皇嫡长孙”呢,三皇子的嫡子就敢自称?谁封的你?

孝宗也被这件事戳中神经,意识到东宫虚位的严重性,当即表态说:老三家的皇孙不应该称嫡孙,只能称皇孙。随即在当年册立大儿子邓王赵愭为皇太子。

第二年,孝宗下诏给两个皇孙赐名,皇太子赵愭的长子、第二孙、即“皇嫡孙”赐名赵挻,授福州观察使、荣国公;老三恭王赵惇的长子、第一孙、即“皇孙”赐名赵挺,授左千牛卫大将军,以示嫡庶名分之区别。

长孙和嫡孙有什么分别,长孙是指最大的孙子吗(6)

再说一个知名的例子,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子是太子朱标,嫡孙是朱雄英,嫡子母弟、即次嫡就是秦王朱樉,嫡孙母弟是朱允熥。

但是,太子妃常氏在生朱允熥时死了,朱元璋命太子朱标把次妃吕氏扶正,吕氏成为太子继妃,她生的庶长子朱允炆,按序齿就变成次嫡,原来的次嫡朱允熥变成老三。

后来,嫡孙朱雄英夭折,身为朱元璋第三孙、以庶升嫡的朱允炆,就成为东宫事实上的嫡长子。

再后来,太子朱标早亡,按照宗法制度,身为皇嫡孙的朱允炆,自然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所以,朱元璋在是否去遵循古礼——嫡长子继承制、择选新储君时纠结一番,就听从儒臣们的建议,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在洪武朝,朱雄英活着时,只有他有资格被称为“皇嫡孙”。朱雄英夭折后,身为第三孙、但是东宫事实嫡长子的朱允炆,就成为新的皇嫡孙,而身为第二孙、晋王嫡子的朱济熺,只能称为皇孙。

长孙和嫡孙有什么分别,长孙是指最大的孙子吗(7)

通过事例可知,可不是随便一个孙子就能称嫡孙、嫡长孙的,嫡孙(嫡长孙)只能是嫡子(太子)的嫡子,在嫡子父亲亡故后,要为祖父承重的,不管他的年龄在孙子辈中是否为最年长。

而嫡子母弟的嫡子,如赵挺、朱济熺,即便年龄居长,也不能称嫡孙,只能称皇孙或者长孙。

嫡子、嫡孙的重要性,在《仪礼·丧服》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就是嫡子、嫡孙病故后,己身(父亲、祖父)还要为他们服丧,丧服比其他庶子、庶孙重。

在说丧服前,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丧服制度,只介绍本文涉及到嫡子嫡孙和庶子庶孙的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人在亲属亡故后,要在一定时间内改变平时的服饰,为亡故亲人服丧,所穿的丧服从重到轻,有斩衰(zhan cui)、齐衰(zi cui)、大功、小功、缌(si)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长孙和嫡孙有什么分别,长孙是指最大的孙子吗(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