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辐射怎么来的,日本福岛大学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3-04-03 17:29:59

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福岛核事故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严重核事故之一,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郑州大学教授李顺义指出,核废水排入大海以后,首先会影响到周边国家然后经过海洋的大洋环流,十年以后整个太平洋将会受到全部的污染,它如果存在人的体内就可能导致“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对人的遗传基因有重大的影响。

日本福岛核辐射怎么来的,日本福岛大学(1)

辐射变异

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过国际核事故评级,分为0到7 共八个等级,根据是否有辐射对公众产生影响,核事故又被划分为2个不同的阶段,其中1级到3级被称为核事件,而4级到7级才被称为核事故。对低级别的核事件来说,一个熟练的团队可以很快地解决问题,而福岛核电站在事故初期只被评为三级,但随着事态的发展,福岛的级别节节攀升,最终到达最高级别的七级,与间接或直接造成超过17万人死亡,320万人受影响的切尔诺贝利齐名。那福岛核电站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使它从一个无伤大雅的小事件拖了十年,变成了即将影响半个地球的人类灾难?这其中的原因是天灾还是人祸?

日本福岛核辐射怎么来的,日本福岛大学(2)

国际核事故评级

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简单介绍一下核电站发电的原理。以福岛第一核电站举例,它的核心在于沸水装置,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核裂变反应把水煮沸,进而用蒸汽推动涡轮机发电,同时还要用持续用水轮机注入冷水冷却。如果水轮机断电,顷刻间就会导致堆芯熔毁,引起爆炸和烧毁装置,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就与冷却出了问题有关。可以说因断电造成的停止冷却,就是核电站出现事故的最大原因,为此福岛核电站也设计了多重保障,第一套方案是多个机组互联,一个机组断电就会有其他机组交叉供电。第二套方案是每个机组都有备有柴油发电机,这些发电机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在出现故障时迅速供电。第三套方案就是借助外部供电。原本这三套方案就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情况,但为了确保安全,福岛核电站还增加了一套蓄电池供电组作为最后的屏障。除了这些常规的手段外,日本作为一个地质活跃的国家也必须考虑地震的影响,为此核电站把反应堆建立在了地基下25米的大岩盘上,足以应对七八级的大型地震。而面对比如海啸这样的地震次生灾害,福岛核电站还建设了高达五六米的海堤,有了这些准备,核电站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曾骄傲的宣称福岛核电站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核电站,在当时看来这句话也并非是骄傲自大,然而不幸的是出现了天灾。

日本福岛核辐射怎么来的,日本福岛大学(3)

核电站工作原理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为日本历史之最。福岛核电站距离震中不足两百公里,强烈的地震瞬间就破坏了反应堆的主要供电线路,这时核电站的应急方案就起到了作用。反应堆进入紧急停机状态,备用电源和柴油发动机也立刻启用,至此为止福岛核电站的应对方式甚至可以当做案例,成为世界各国的教材。但仅仅过了几分钟后情况开始改变,按照气象局的预告,接下来会出现三米高的海啸,这对福岛核电站五六米高的堤坝来说毫无压力,然而当海啸到达时工作人员才发现,海啸足足高达十五米。

日本福岛核辐射怎么来的,日本福岛大学(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