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它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40年来,现行宪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苦苦寻找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道路。
坚持科学立法,筑牢法治社会“安全堤”。“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无善法则难有善治。科学立法是国家法律体系是否完善的重要价值判断标准,在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后,只有坚持科学立法,才能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迈上新台阶。科学立法必须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能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作为立法准则;科学立法必须与时俱进适时改革,解决当前法治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动适应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立法必须不断健全,完善重点、新兴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存在薄弱点和空白区,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坚持严格执法,织密法治社会“保障网”。“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制定得再好,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就成了一纸空文。公职人员以身作则,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处理行政事务,坚持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才能有效地制裁不法行为,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社会民众才能形成安居乐业的和谐秩序,人民群众才能享有幸福生活。反之,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者盲目执法、懒政怠政,甚至以权压法、以身试法,就会毁坏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失信于民。所以,还要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以权谋私的现象。
坚持公正司法,打稳法治社会“奠基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公正司法。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实体法和程序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牢记司法为民的初心和使命,守护良知,兼顾情理法的统一。要正确处理公正司法和社情民意的关系,司法机关要通过公开审判案件、以案释法,及时弘扬正义、扶正祛邪,要经常对照反思负面案例,将弃恶扬善、维护公平正义的目标付诸实践。
坚持全民守法,激活法治社会“源动力”。只有全民守法,才能实现立法目的、保证执法、支持司法,真正树立法律的权威,建成法治社会。要加大宪法和法律的宣传力度,要全方位、多渠道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公职人员要带头遵守法律,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为人民群众做表率。要向群众树立法律的权威,向全社会释放违法必究的强烈信号,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坚决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