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博物历》物种是——果子狸。
果子狸的正式中文名是花面狸(Paguma larvata)。一提起它,大家肯定都要想起SARS,果子狸曾被传闻是SARS病毒的宿主,不过后来证明,它就是个背锅侠。
这个背锅侠长得还挺可爱。
果子狸:把锅卸下来,你要更爱我
图片来源见水印
今天我们请到张劲硕老师为我们介绍果子狸。
自《博物》创刊以来,张老师就是《博物》的校对老师。而且,张老师曾经在非典时期,开展了将近4个月的果子狸野外生态研究。划重点,非典时期!
土法捕捉果子狸
2002年底至2003年中期,国内爆发SARS。2004年4月,我和我的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义老师,一起前往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的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果子狸的野外生态研究。
在这之前,国内没有人从事过果子狸的野外行为生态研究,甚至整个中小型食肉动物都无人问津,所以我们不仅是在“非典”这个大背景下,还几乎是在毫无基础和经验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的。
但是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了解自然状态下的果子狸是如何生存的,揭示它和SARS病毒的关系。
出来捕食的果子狸
图片来源:wikipedia
到达后河,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先考察栖息地,了解果子狸的生活环境。我走访了保护区管理站工作人员、有经验的猎人、当地老百姓,大家都说,春天很难见到果子狸,秋天比较容易见到。
而且,很多猎人告诉我,后河生活着两种果子狸,但我一直捉摸不透为什么会有两种。当地人还给它们起了两个名字:折果狸和白咪子。前者体型小,颜色黄褐;后者体型大,颜色灰白。更有一句“实在话”,折果狸瘦小不好吃,白咪子肥大很好吃。(当然,现在不可以吃果子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