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榧树(Torreya jackii),当地群众称浙榧、加氏榧、臭榧、山榧、白榧或青榧等,我国特有种。高可达12米,树皮灰色或深灰色,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露出淡褐色的内皮;小枝平展或下垂,叶片列成两列,质硬,条状披针形,长3.6-9厘米,上部渐窄,上部多向上方微弯,镰状,先端有渐尖的刺状尖头,基部楔形;有短柄,上面光绿色,有两条浅槽及不明显的中脉,下面淡黄绿色,中脉微隆起,气孔带灰白色;种子倒卵圆形,肉质假种皮被白粉,基部有宿存苞片,胚乳周围向内深皱。
【分布地】浙江南部大部分地区,福建浦城、长宁、泰宁及江西资溪等地区。生于海拔200至1320米的山谷沟边,山坡下部或陡峭的岩石缝中的针阔叶混交林下。
日本榧树
除了以上五种,由于我们引进了日本榧树,因而我们把日本榧树的形态特征也予以简单介绍:
日本榧树(学名Torreya nucifera (L.) Sieb. et Zucc),在原产地高达25米,胸径90厘米;树皮灰褐色或淡褐红色,一年生枝绿色,无毛,二、三年生枝渐变成淡红褐色或微带紫色;叶条形,列成两列,叶先端具有较长的刺状尖头,基部微圆或楔形,长2-3厘米;种子椭圆状倒卵圆形或倒卵圆形,成熟前假种皮暗绿色,熟时紫褐色,花期4-5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
以上这几种野生榧树,除日本榧树外,都是原产我国的特有种属,也是珍稀的濒危物种,近些年,由于开发引起的环境变化,以及人们为了移栽引种而乱砍乱伐,使得野生榧树的生存环境堪忧,虽然国家颁布了保护措施,然而由于经济栽培的扩大,一般人对野生榧树和园艺变种的区别辨识并不熟悉,因而不经意间可能会造成野生榧树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