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首席
中国科协气象科学传播专家 杨继国
11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今年10月份全球月度温度纪录再次被打破,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海冰持续减少。今年10月比1991-2020年的同期平均值高0.85℃,比之前最热的10月高0.40℃,海面温度同期最高,南极海冰面积连续第六个月保持在创纪录的低水平。这已是2023年全球气温连续第五个月(6-10月)创同期历史最高了,意味着今年“几乎确定”成为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全球变暖加剧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1850至2023年6至10月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距平序列(相对1991至2020年气候基准期)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1850至2023年暖季全球、中国和亚洲高山区表面平均温度距平序列(相对1991至2020年气候基准期)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引发气候变暖的因素
气候变化是当今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方面,其中气候变暖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问题。引发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包括火山喷发、太阳活动和地球轨道参数等。近年来,人为因素的作用愈发明显。研究认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焚烧砍伐森林等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表温度上升。而乱砍滥伐、土地过度开垦和城市化等在削弱植被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同时,也导致土地脆弱性增加。加之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灾害频发,使得人类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负面影响。
全球变暖带来的灾害远超想象
气候变暖加剧导致各地极端灾害性天气广发、频发、重发、并发。今年9月,地中海飓风“丹尼尔”在利比亚班加西东部沿海登陆,利比亚东北部山区普降特大暴雨。在这个常年干旱的国家,飓风带来了一系列灾难式连锁反应,暴雨导致阿布·曼苏尔大坝、比拉德大坝崩溃垮塌,引发大洪水造成万余人死亡。今年夏天,欧洲遭遇创纪录的高温,希腊上空的风暴在穿越地中海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温暖水汽,导致地中海飓风异常凶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没有哪里绝对安全。
未来气候变化风险更趋复杂严峻
5月17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在温室气体和厄尔尼诺的推动下,未来五年中至少一个年份全球年平均气温可能会飙升至创纪录水平的概率为98%。一语成谶,接下来的6至10月,全球气温逐月创下同期纪录。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2023》指出,全球气温上升加大气候系统达到临界点的风险。全球温升加剧将会带来更严重的热浪、更强烈的降雨和其他极端天气,加剧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面临的风险,因气候导致的粮食和水安全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应对气候变化要重点聚焦两方面
气候变化是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必须加紧采取气候适应和减缓行动,保护人类减少或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要重点聚焦两个方面:一是防灾减灾,二是可持续发展。
早预警早行动,防灾减灾的关键环节。在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背景下,预警系统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气候适应措施。1970-2019年间,全球变暖导致自然灾害数量增加5倍,经济损失增加7倍,然而由于改进早期预警和强化减少灾害风险战略,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因此,联合国发起《全民预警行动计划》倡议,确保到2027年全球每个人都受到预警系统的保护。4月12日,《共建“一带一路”全民早期预警北京宣言》在北京通过,搭建起推动全球早期预警和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的平台,共同提高早期预警能力和水平。我国在2015年就成立了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成“一纵四横、一通四达”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业务体系,建立直通各级应急责任人的信息通道和面向公众的预警传播矩阵,预警信息覆盖率和及时性得到大幅提升,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减缓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减缓即通过经济、技术、生物等各种政策、措施和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汇,这需要全人类共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适应是自然或人类系统,在实际或预期的气候变化刺激下做出的一种调整反应,以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或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已从规则制定转向行动落实,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正在发生。中国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派,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1 N”政策体系,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重大成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力量。
作者:杨继国
来源: 中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