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海水的涨潮退潮,差不多是十五天能够轮回一次。但是如果要准确的计算到小时分钟秒的话,还是需要复杂的计算方法的。
除了海洋的潮汐有周期性之外,就连潮水涨落的次数、时刻、持续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潮水的涨落类型差不多可以分成三类:半日潮型、全日潮型、混合潮型。
半日潮型就是在一个太阴日之内一共出现了两次高潮两次低潮,前一次的涨潮落潮和后一次的涨潮落潮,产生的潮高差距差不多。而且在整个海水涨潮落潮的过程中所持续的时间也几乎一样。
对于它的辨别可以通过特征值判断,它的第一类特征值小于0.25,或者是第二类特征值小于0.5。其中最明显的几个地方就是我国的渤海、东海、黄海等地区的潮汐。
而全日潮型则是说在一个太阴日之内只发生了一次涨潮现象和一次落潮现象,但是其中有几天的潮差比较小,而且还会伴随着出现半日潮的现象。
它的第一类特征值大于30,或者是第二类特征值大于4。像是我国的北海、北黎和涠洲岛等地区的潮汐。
混合潮型却对于前两种来说就不太相同了,它又可以细分为混合的不正规半日潮和混合的不正规全日潮。
不正规半日潮的第一类特征值为0.25到1.5,第二类特征值是0.5到2。大多数都会在我国台湾省的马公和安平等地区出现。
而不规则全日潮的第一类特征值是1.5到30,第二类特征值达到2到4。这一类型的潮汐大多都分布在我国广东省的榆林、碣石湾和陵水湾等地区。
混合型潮汐指的是一个月之内的某一些时间出现了两次涨潮现象和两次低潮现象,但是这两次的涨潮和落潮所产生的潮高度差比较大,整个涨潮落潮的过程所经历时间也不均匀。
而且刨去两次涨潮落潮的这些天数其他的日子里,海水每天就只有一次涨潮和落潮的显现
就像是我国的榆林港地区,那里差不多是十五天出现一次全日潮。
但在其他的天数里,大多数都并不是规则的半日潮,产生的潮差也比较大一些。
海水潮汐的涨落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是船只航行、农业、渔业、盐业、大地测量、环境保护等等都需要熟练地掌握涨落潮的规律,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它。
对于潮汐的利用那就是潮汐能了,潮汐能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通过位能形态出现的一种海洋能,也就是一种在海水涨潮和落潮的时候所形成的水的势能,也是现如今世界各国不断开发利用的一种新型清洁能源。
从理论上来说潮汐能在全世界就有差不多3×109千瓦,就单从我国来说的话,我国的海岸线相对于来说比较曲折,全长差不多能有1.8×104千米,再加上六千多个大小不均的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