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中专业人士拍的日环食景象3
圈中专业人士拍的日环食景象4
欣赏了“日环食”的美图,我们也谈一谈“从众”行为这个话题。
一位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 Aach,1956)曾经在研究群体压力时,做过一个经典的“从众”实验。
阿希将7个男大学生被试者组成一个小组,请他们围在一张会议桌的周围,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在7名被试者中,只有编号为“6”的被试者是真被试者,其他均为实验助手,也就是阿希的伙伴们(或称为“实验的同谋者”)。
参与实验的助手们(模拟)
实验者一次呈现50套卡片,每套卡片有两张。一张卡片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3条直线,其中的一条同标准直线一样长。被试者的任务是判断3条直线中哪条与标准直线一样长。
实验开始了,在头两轮的比较中,所有人的判断都一致,真被试者觉得任务很简单。
从第3轮的比赛开始,虽然正确答案还是很明显。但是,7名被试者的判断开始出现了分歧。首先,1号被试者做了错误回答,接着2号也做出了同样错误的回答,这时真被试者有点紧张了,他端坐在椅子上,紧盯着卡片。
第3号被试者也赞同前两位的看法后,真被试者开始出汗了。“为什么是这样?这些人的眼睛有问题吗?”他开始问自己。
然后,4号、5号同样也“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时,真被试者的立场开始动摇。轮到6号时,也就是这位真被试者判断了,结果怎样?
实验表明:数十名被试者自己独立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但跟随他人一起判断时,做出错误判断的比例平均达到37%,76%的被试者至少有一次迫于群体的压力,做出了从众的判断。
在实验过程中,阿希还发现:当卡片上直线的客观差异变小时,从众的比例开始上升。这意味着,情境很模糊时,人们进行客观判断的把握性就下降,容易选择从众。
此外,如果在实验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者,从众的比例会明显下降。这说明:如果个体的判断受到支持,哪怕是少数人的支持,那么,他也能更好地抗拒群体的压力。
如何看待“从众行为”呢?
“ 从众”俗称“随大流”,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从众”行为有三个特点:
1、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因为个体想象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作出选择。
2、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为。
3、“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因为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从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的“从众”行为。我举个自己的例子,比如:昨天观看“日环食”的事情。专业人士或天文爱好者关注这个事是理所当然的,而我既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是天文爱好者,以前也不怎么关心这些事,这次也受到媒体报道和朋友们的鼓动,一起去户外专门为了观看“日环食”。当然,这次的“从众”行为让我也大饱眼福!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从众行为”呢?
“从众”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本身无所谓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对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行为本身的社会意义。一般而言,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大体一致是必要的,因为社会成员的沟通与互动会促进这种一致性和共同性的发展。
从社会整体来看,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而从个体来看,人在许多方面只有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为什么会产生 “从众”行为呢?究其原因有三点:
1、寻求行为参照。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选择与多数人的行为一致,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2、对偏离的恐惧。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及对偏离的惩罚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3、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群体认同感较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