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野草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承受住了野火的肆虐,并在春天再度繁荣。野火的无情与野草的顽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期以来,人们谈火色变,熊熊野火具有不可逆的强大破坏力。但是,倘若“凶神恶煞”的野火也有柔情的一面呢?“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野草在经过一场火烧后,愈发旺盛。那么,野火是怎么推动野草实现一片繁荣的呢?
图1 草地火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野火,非灭不可吗?
我国是一个野火频发的国家,我国西南、东南、东北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是野火发生的高风险区。据报道,2001-2017年间,我国共发生草地火162990次, 年均9588次。我国北方草地的火烧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在此期间枯黄的地表可燃物配合干燥多风的天气,为火烧的频繁发生创造了条件。由于火强大的破坏力,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森林草原防火条例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是火烧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是一种自然选择力量,其缺失势必会对物种的进化,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图3表明火烧的缺失会逐渐减少草地-森林生境中草地的面积,进而威胁到对草地具有依赖性的鸟类 Dasyornis brachypterus 的生存。因此系统全面地认识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加强火的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图2 火烧缺失对草原-森林生境的影响(Stone et al. 2022)
注:在火烧缺失2-5年时,草地-森林生境会保持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当火烧缺失5-8年时,生境中灌木的比例会逐渐增加;当火烧缺失8年以上时,草地所占的比例会进一步减少,直至完全消失。
野火,轻轻敲醒种子沉睡的心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野上野草春荣秋枯,岁岁循环。种子萌发是野草实现繁殖更新、原野实现春天繁荣的主要途径。许多植物的种子在离开母体的呵护后,选择以一种休眠的状态来面对恶劣的外界环境。而火烧通过降低物种间的竞争和提高资源的可利用性为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植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图3 火后幼苗成功建植(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