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庆云
11月13日夜间,总局的中国视听大数据发布了双11晚会,各大卫视平台的收视率情况。在总局中国视听大数据发布收视率数据之前,已经有几家收视率统计平台公布了当晚的收视率情况。而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等卫视平台,陷入了谁才是当晚收视率冠军的“争执”当中。不同的数据当中,几家卫视的收视率数据并不相同。
先说双十一晚会的收视率数据,为何是各家卫视都比较在意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后续的电商平台们真金白银的冠名晚会活动。电商造节、网络平台冠名卫视晚会活动,已经成为最近两年来的主流。对于电商平台和网络平台而言,最为在意的,就是数据。这是网络平台的最原始“初衷”所决定的。
显然,对于几家一线卫视平台而言,大家在电视剧的收视率上咬得很紧,谁能够拿下收视率冠军,都要看当时播出的电视剧质量。而对于晚会内容而言,则更多地看卫视平台自身的制作能力,谁的晚会制作能力更好,谁就能获得更多的收视率,继而获得更多的电商及其网络平台的冠名机会。一年当中,绝大多数的晚会都是电商冠名。所以,争夺双十一晚会收视率数据,也是必然。甚至于可以看为关乎一线卫视能否继续保持领军优势的争夺战。
再说各大收视率数据平台已经给出的数据情况。几大收视率数据平台方面,分为实时直播数据,和播放完毕之后的整体收视率统计。在实时数据方面,湖南卫视在几家平台的数据,都是最好的。因此,在湖南卫视结束双十一晚会之后,直接宣布,自己在各大收视率平台都是收视率冠军。
而第二天,几大收视率统计平台会给出各家的平均收视率。这个时候,江苏卫视则在CSM59城的数据当中大收视率夺冠。借此,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的各家粉丝们,陷入到了一种到底谁才是第一的争执当中。对于这种争执,我觉得,其实没有太多必要。
数据上的不统一,有多层面的原因。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家都是基于自身数据的统计,而这些数据统计,都是采样数据。采样数据是什么?就是全国有一亿多的电视机,但只采样百万台,或者更少的电视机台数。我们部分收视率数据统计平台,在部分小城市的统计工作,甚至于还要配合小卡片进行采样。
这些采样统计的方式,容易造成一种客观现象,就是被纳入统计范围的电视机,开机率非常之高。当您的电视机是采样电视机的时候,您也愿意多开机看一会儿节目,就是这个道理。而基于采样数据形成的收视率,容易出现数据上的偏差。因为采样的城市偏重不同,所以造成最终形成的数据分值也不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