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萧条期间,由于美国依然坚持金本位制度,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受到了黄金储备的限制,导致救市行动执行不力。1932年末,部分企业经营情况有所好转,商业信心略有恢复。但美联储黄金储备已经见底,迫不得已地加息、紧缩货币,使得1933年春天美国银行业陷入了更大一轮的流动性危机,商业银行*数量达到高潮。
1933年,新一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度,美联储因此可以无限制地向银行提供流动性,美国金融系统流动性紧缩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2、目前美国经济环境与大萧条时期的异同
当前美股的*是否会衍生出类似于1929年大萧条式的危机,虽然结局犹未可知,但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当前美国经济环境与大萧条时期的异同,予以判断。
目前,2020年美国的经济环境与1929年相比,有四个相似、三个不同。“四个相似”分别为:科技周期相似、贫富差距相似、企业抗风险能力相似、国际贸易环境相似。
科技周期方面,1929年大萧条发生时,位于第二次科技周期的尾部,生产力增长速度放缓,直到二战后,第三次科技周期才姗姗来迟。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们进入了第三次科技周期的底部,目前下一轮科技周期尚未到来,经济强韧性较差。
贫富差距方面,1929年及现在,美国都达到了贫富差距的历史高点。贫富差距过高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会导致需求增长速度落后于生产速度,生产过剩问题将成为大规模经济危机和产能出清的导火索。
企业抗风险能力方面,1929年与当前美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均较差。1929年实体企业过度参与股市投机,股市崩盘严重损害了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而引发了全面经济危机。当前美国企业部门杠杆率也达到了历史高点,若“新冠”疫情持续发酵,导致居民消费放缓、企业收入下降,极有可能引发债务违约等一连串后果。
国际贸易环境方面,1930年美国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率先挑起贸易战,加深了国际衰退幅度。目前,中美虽然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国际贸易政策环境依然不稳定,反全球化思潮盛行,为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
“三个不同”分别为:货币制度不同、财政方向不同、人口周期不同。
货币政策方面,1929年美国依然坚守着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制约了美联储的货币宽松力度,是没能阻止大萧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美元早已是信用货币,美联储理论上可以投放大量流动性,以缓解金融危机中银行业流动性短缺的情况。
财政方向方面,大萧条之时,胡佛政府依然坚守着财政平衡理念,非但没有加大政府开支以拯救经济,反而加税助推了衰退。今天,美国政府无疑会采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衰退。不过仍值得警惕的是,当前美国联邦政府杠杆水平高企,会显著制约积极财政的力度。
人口周期方面,人口老龄化会削减商品生产和需求能力,从而降低经济动能。在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经历了近10年的人口出生高峰,这一代人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相继退休,削弱了大萧条前后的经济强韧度。
而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美国“婴儿潮”一代,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相继退休,是金融危机衰退程度较大的原因之一。当下,“婴儿潮”一代退休已经接近尾声,相反地,另一个人口出生高峰“千禧一代”相继进入工作,美国劳动参与率已经企稳回升,形成了与大萧条时期不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