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Gary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相比过去几年,今年头部企业低调很多: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发布会,没有高调的周年庆典,也没有密集地公布经营数据。
然而,事情总有一体两面,一方面,头部企业的现状确实不如前几年那么乐观,另一方面,暂时的低调有可能是为了厚积薄发。
针对头部企业,行业总还抱有一些负面情绪,认为对方抢了自己的生意。
不过,头部企业往往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他们的一些动作代表着行业趋势,也能反映出行业景气度。
今年头部企业反映出来的趋势其实也不复杂。
一是资本彻底与汽车后市场割席,如今的企业发展从前几年的资本驱动变成了业务驱动,甚至需要盈利驱动,不少企业已经喊出了盈利口号。
二是发展速度不仅仅是放缓这么简单,有的企业可能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线下扩张已经不是主要衡量指标。
三是做加法可能无法迅速解决增长瓶颈,还是需要将重心放在核心业务上,通过提高效率来构建核心竞争力。
四是头部企业的业务合作甚至资本融合变得开放,不排除出现大规模的整合并购行为。
当下是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社会全方面放开,新年即将到来,对于头部企业来说,既是重新扩张的时机,也可能暗藏着潜在危机。
2023年,对于头部企业来说,到底是重启年,还是生死年?
一、有目标,但不一定用来完成
今年年初,汽车服务世界专访快准车服蒋仁海,对方说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目标不光光是用来完成的,有时候要用来激励,让组织有梦想。”
虽然带着戏谑,但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年的大环境下,头部企业在年初制定的目标不一定全部实现。
先看猫虎狗三家。
天猫养车在年初透露的年度目标,主要放在两点,一是天猫养车门店的扩张,二是联合运营中心的发展。
在门店端,根据年初李逸的透露,今年目标发展1200-1500家,其中50%开在县城。实际情况是:截至10月底,天猫养车新增400多家门店,全年预计500家,距离目标还是有差距。
李逸的解释是:“对疫情的评估偏乐观了一点,今年3-5月的影响比较大,打乱了整体节奏。”
在联合运营中心上,根据负责人徐向东透露的信息,今年目标是发展到50家,而到11月,全国共有35家,增长13家,其中还有34家强意向的在审核当中。对于这个成绩,其评价是“达到预期”。
京东汽车在年初透露了年度战略布局:以深化油轮差异供应链为基础,建设以京车会为核心、合作及认证店为覆盖的京东养车服务网络,并布局商用车、新能源领域,加速创新突破。
核心仍然在两方面,一是供应链体系,二是京东养车体系。
当然,京东养车内部人士透露了一个更为简短的目标:“对抗疫情,门店增收。”
到了8月,京东汽车举办京东养车品牌升级活动,京车会正式升级为京东养车,把原来的京车会门店、汽配供应链体系、第三方服务网络整合到京东养车这个大的品牌下面。
战略调整背后,京东养车希望利用营销流量作为杠杆推动门店盈利,具体效果仍未可知。
途虎对于具体的目标一向比较谨慎,可以看看今年工场店增长情况:截至8月底,工场店是近4300家,而去年9月底,这个数据是3300多家。
也就是说,跨年度的11个月,途虎发展了近1000家门店,今年能保持这个速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今年年初途虎提交港股招股书,目前仍然在平稳上市阶段,也算是一个年度目标了。
除了猫虎狗,再看看几家汽配供应链平台。
快准车服一向比较敢喊目标,今年年初制定了50亿的营收目标,下半年,蒋仁海预计,实际可能会低于这个数据,不过同比去年预计增长20%-25%,2021年快准车服做了36亿。
另外,蒋仁海还提出了盈利的年度目标,根据今年的大环境预计,这个目标应该会比较有挑战。
三头六臂没有像去年那样提出年度目标,但在今年9月底,林小伟透露了一点今年的经营情况:加盟门店数量接近3000家,全年营收预计和去年差不多,今年现金流挣了一个亿,预计全年微利,账上还有4-5个亿的资金。
对于这些数据,行业大概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断。
开思今年比往年又低调很多,只是在5月中旬,开思对外宣布,已经在第一季度完成D1轮融资,D2轮融资也即将完成。不过,后续迟迟未有D2轮融资的官方通报,可能是内部消化了这个信息。
另外,华胜算是相对高调的头部企业,7月底坚持召开第十届云山汽修大会,并且将重心放在新能源业务上,提出了新能源业务冲刺4亿的年度目标,2025年超20亿。
参考过去几年的数据,华胜新能源售后业务产值从2019年的1000万,增长到2020年的4000万,2021年达到2亿,年均复合增长4-5倍,今年的目标很可能会完成。
可以看到,低调是头部企业的主旋律,而目标完成度,应该说是喜忧参半。
二、战略上的重叠
数据体现是结果,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可以看到头部企业的部分战略调整,而这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行业趋势。
在去年之前,头部企业基本上专注在自己的领域,例如易损件平台专注易损件,全车件平台专注全车件,天猫养车尝试过天猫车站,京东汽车一开始重心放在配件端。
从去年开始,头部企业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汽配供应链平台同时涉足全车件和易损件,连锁体系扎堆于养车连锁。
今年的新趋势是,头部企业仍然会有战略重叠,把重心放在一些新业务上,但与此同时,差异性也开始显现。
第一个重心,无疑是新能源。
途虎在新能源上的布局非常集中。
一是在战略层面,途虎联合11家行业机构和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发起并成立了“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后市场联合创新平台”,并且公布2022年“途虎养车六大新能源业务布局”。
二是在落地层面,途虎先后和零跑、威马、宁德时代、星星充电、特来电、胜牌等达成战略合作,相关项目先后落地,并且着手改造工场店。
天猫养车在去年4月就爆出消息布局新能源,今年提出“新能源汽车服务全价值链”战略,开启新能源“售服一体化”全布局,先是和特来电达成合作,后来与小鹏合作服务中心店。
华胜不用赘述,今年提出豪华车维保 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战略,目前已经与多家造车新势力达成合作,获得20 家各大主机厂、电池厂及出行公司的授权服务合作,授权服务中心超160家。
另外,开思也在不知不觉间与盛德、宁德时代、博世等上游品牌商达成战略合作,切入新能源业务。
以博世为例,双方的合作点在新能源汽车配件、汽车诊断/检测设备、数字化业务模式、培训、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网络拓展等方面。
毫无疑问,新能源已经成为头部企业的必争之地。
第二个重心,在于下沉市场,特别是县城。
下沉市场的争夺主要体现在天猫养车和途虎上。
途虎在2月发布了县城市场的加盟优惠政策,鼓励老加盟商进入县城开店,对新加盟商也有直接的优惠条款,随后又多次公布县城扶持政策。资料显示,途虎县级市场工场店总数超过1200家。
天猫养车针对县城也有优惠政策,并且今年的新增目标50%在县城。
另外,新康众在今年先后推出修工坊、金铁橡等轻连锁,其核心目标区域也是下沉市场。
以上是这些头部企业的战略重心,也是当下整个行业的趋势所在。
三、差异性逐渐显现
除了战略大方向的重叠,今年头部企业其实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至少在一些战术打法上有不同。
猫虎狗虽然仍然集中于养车连锁,但是打法有变化。
天猫养车的重心在于联合运营中心,扶持区域连锁来扩张,并且推出改装中心、新能源中心等新门店模型。
途虎依然集中于单店模型的优化,一方面继续扩张工场店,一方面将新能源等能力嵌入门店。
京东养车在重新规划战略之后,当下的重心是做好汽配和汽修业务的平衡。相比于猫虎,京东养车的速度还是慢了一点。
汽配供应链赛道的分化出现在攻守选择上。
三头六臂还在考虑进攻,认为“增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办法”,而且1万家加盟门店的目标坚持不动摇。
快准车服蒋仁海不太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一味地去搞业务,去招商,后面的服务一定要跟得上。”
事实上,今年汽配赛道出现了几例并购现象,包括PSA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整合优配车联、建鑫、隆信达为一家全国性汽配经销商,新康众与高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合资公司,快准车服并购全车件供应链平台百川联合等。
种种并购现象表明,单打独斗之外,头部企业有时也需要抱团取暖。因此,跑马圈地已经成为过去时,大联合时代到来。
在这个阶段,相比于过去几年,头部企业面临着几个变化。
一是发展逻辑的变化,从资本逻辑转向业务逻辑;二是财务逻辑的变化,从亏损逻辑转向盈利逻辑;三是在扩张上的变化,从跑马圈地转向稳守阵地。
所以,无论是差异性还是大联合,都是过去几年主流业务模型发展至此的阶段性结果:行业不存在一套完全正确的模式,必须通过寻找更多可能性,或者业务上的彼此融合,才能渡过这个艰难时期。
四、2023,重启年还是生死年?
毫无疑问,今年头部企业的低调、减速、调整以及尝试,很大程度上受到口罩事件的影响。
李逸就承认“对疫情的评估偏乐观了一点,今年3-5月的影响比较大”;林小伟也透露“整个4月业务几乎关停,5月慢慢恢复,上半年业务员出不去,下半年业务才刚刚开始”。
当然,头部企业还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包括资本对于行业的信心度,车主的消费积极性等;内部则是自身业务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各种新业务的前景。
所以,这个时间节点很微妙,社会面的放开,新年的到来,为头部企业的继续扩张营造出开放环境;然而,进一步衡量自身的现金流,业务成熟度,以及消费环境,扩张是一个好抉择吗?
理论上,头部企业面临着两难境地。
在这里大致预测一下头部企业2023年的一些动作。
首先是猫虎狗方面。
天猫养车李逸明确提出,明年门店增长数量要高于今年,500-600家的水平,另外会推出更多专项门店,比如钣喷中心、贴膜中心等,不出意外,这些门店会陆续面世。
这就要求联合运营中心的进一步发展,至少专项门店主要是通过联合运营中心来布局。
途虎的首要任务是上市,目标成功之后,途虎会有更多资金推动自身的扩张。另外,新能源业务应该是途虎的另外一个主要增长点,明年可能会寻求更多上游主机厂的合作。
京东养车的核心应该还是在原有京车会门店的改造,以及供应链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明年也许还会看到更多新能源上的动作。
在汽配供应链领域,要规模还是要质量,依旧是当下的争论点。
快准车服、三头六臂、好美特等加盟型汽配连锁,大致是两个选择,一是发展更多加盟商,通过铺货来积累现金流,如此继续扩张;二是以优化提升现有加盟商为主,以扩张为辅,修炼好内功。
两条不同的路径,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发展策略。
另外,汽配出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特别是放开之后,其想象空间更多。今年12月蒋仁海出国考察了国外汽配市场,可能是为此做准备。
而开思这样的互联网属性浓厚的平台,或许还是要更多地与上游品牌商互动,寻找新的业务合作模式,来丰富自己的业务类型,同时进一步在资本市场做文章。
不少商业大佬预测,艰难时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或许有些人认为2023年是重启年,可以重回快速增长轨道,但说不定,2023年会迎来更大的挑战,甚至成为生死年。
这对于头部企业而言,也是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