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风云: 2023年已经拉开帷幕,国企改革新三年行动即将出发。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开年的实际改革举措看,关系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优化的改革工程,得到了更大力度推进。
作者|知本咨询国企产业研究院
编辑|亿亿 校对|阿苓
三峡集团将水利水电建设资源整合进入中交集团,中国电建将内部医疗业务交予通用技术集团专业化管理,国家电网将生物质发电业务交由国家电投集团运作,这些业务整合的密集亮相,是对国企*整合工作进入一个升级、提档、加速期的最明确注脚。
国有企业在这个新的历史大浪中,要如何理解和利用政策?要怎样采取行动保证整合*的高效进行?知本咨询将在本文中进行说明。
01
第一部分 国企*整合的政策演进与改革方向
一、1992-2022年,国企*整合三大阶段
过去三十年,国企*整合走过“三大阶段”,呈现出典型的“双螺旋”特点。
- 阶段1:1992-2002年,抓大放小
这段时期内,国有企业从行政计划经济体系中转型,通过政企分开从原先隶属于各级政府机构,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支撑力量。
这样背景下的国企改革工作,核心思路是四个字:“抓大放小”!
抓大,主要体现在发展大集团、大公司,推动若干重大行业*;
放小,主要是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退出。
1999年,“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这个阶段最重要、最全面的国企*整合政策。
今天国人非常熟悉的大企业、大集团,十大军工集团、五大电力集团、两大电网公司、三大电信运营商、中石油、中石化……都是在“抓大”过程中形成的。
- 阶段2:2003-2012年,主业辅业
从2003年开始的第一个十年,国企改革伴随着国有资产监管管理体系的建设进入到新阶段,整合*进入到可以战略思考、顶层设计的新周期。这个阶段的主乐章,知本咨询称为“主业辅业”。
主业,就是通过确定国企主业的方式,推动国企规划投资满足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推动主业范围内的优化集中。
辅业,就是剥离非优势非主业业务和资产,推动辅业改制和市场化。
2006年,“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指导意见”,集中反映了这个阶段国企*整合的基本政策指南。
2003-2012年间,国企*整合的实践,这次政策导向下获得了全面进展。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企业,从2003年开始时的196家,通过*整合,做强做大主业企业,到2012年减少到只有116家。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中央企业*整合数量最多,涉及企业最广,形成了更多的世界级、国家级大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 阶段3:2013-2022年,供给侧改革
从2013年开始的国企改革新时代,国企*整合的基本路径,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也需要从供给端加大改革力度。其特征总结为*整合的“供给侧改革”。
做减法:推动国企压缩管理层级,处僵治困,化解过剩产能,降杠杆减负债。
做加法:稳妥推进集团层面*,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深入推进兼并*,创新*手段方式。
2016年,“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的指导意见”是这个阶段国企整合*工作的重要指导政策,其确定的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四个一批”路径得到坚定执行。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这些目标有的得到全面完成,很多得到长足改进。
二、2023-2032年,国企整合发展新阶段
2023年,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改革起点上。国企*整合的下一程,会是什么主题旋律,有什么发展趋势呢?
2022年7月12日,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给出了第一阶段的答案:
“通过专业化整合,有效解决中央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实现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产业结构更加清晰,形成一批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突出的“专精特新”子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过去的三十年告诉我们,每个阶段国企整合*,都是配合当下国企改革发展的基本任务,或者抓大放小,或者主辅分离,要解决的是不同阶段国企共性问题。
新十年,国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就是*整合的主攻方向。所以,知本咨询认为,*整合的新航程,也是两个主题相结合:
打造世界一流集团企业:通过整合不断提升大型国企集团的全球竞争力,提高产业控制力,在产业生态上占据更好位置。
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一企一业,一业一企,促进企业集团子公司向专业化不断转型发展。
新的历史阶段,国企整合*的基本方向是“六大聚焦”。具体是产业聚焦、主导聚焦、内部聚焦、平台聚焦、合作聚焦、方法聚焦。
1、产业聚焦
专业化整合,首先要体现出的,是国家战略、产业战略。未来几年,国企专业化整合,优先级比较高的产业领域可能包括:
“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钢铁、物流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竞争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的一流企业。”
对比2016年《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的指导意见》,以上八种产业既有历史的继续,也有新时期的特色。
装备制造、新能源、钢铁三个产业领域,是一直以来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关注的重点,而人工智能、云计算产业,是数字经济、未来经济的基础设施,检验检测、医疗健康产业事关质量强国、安全保障的关键话语权和控制力,也是国有经济必须强化存在的领域,物流产业是关系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的核心,也必须从分散走向集约。
2、主导聚焦
无论是两家公司对等合并,还是把一家企业合并进入另一家企业,都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谁来当整合主导者?谁是整合对象?
从2023年开始,基本原则将是“聚焦主责主业和培育优势企业,加快央企间资源有效整合”,核心是“三个集中”:
第一是向主业企业集中。如果出现不同企业有同业和类似业务,先看哪一家企业有什么主业边界,不同的业务要归集到这个领域的主业公司去,让主业公司谋求聚焦发展,经营非主业的企业,需要及时服从安排。混改风云公众号 出品
第二是向优势企业集中。同类业务整合的第二标准,就是看哪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是领先的,具有管理、技术、品牌上的能力,这样通过溢出效应,才可能把其他非优势企业的潜在资源挖掘出来,提高国有资本回报。
第三是向链长企业集中。国企整合中,要从产业体系、产业生态角度看待整合布局,如果一家核心国企集团可以充当某特定产业的链长或者链主,那么这个产业链上下游和周边配套资源,需要通过专业化整合的不同方式,集中到这个链长企业周围,提高产业竞争力。
3、内部聚焦
“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是未来国企集团深入开展内部业务整合的基本遵循。“一类业务主要由一个子企业专门运营,一个子企业主要经营一类业务。”这个基本原则的提出,标志国企专业化整合,已经开始从国资监管机构主导的外部整合,深化进入集团性公司内部,进入“内部聚焦”的新阶段。
一个集团公司,推进内部的专业化整合,可以考虑两个事情:
一是合并同类项。如果存在下属子企业相关同类业务的小而全的问题,特别在工程、物流、服务、贸易等领域,可以考虑集中性整合,打造专业平台。
二是用好上市公司。一些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之前的主业竞争力如果难以继续发挥,就可以考虑通过战略性整合,通过主业优化、强化、转化来提升上市公司价值。2023年1月11日,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航电测公告定向增发,集团注入成飞集团的最新举措,就是一例。
一企一业,一业一企,要求每家国企子企业,都要心无旁骛,只搞一种主业经营,集团公司要精简瘦身,真正把每个主业都用一家企业平台经营好,这样专业化经营的效益才能体现。
4、平台聚焦
聚焦发挥平台功能作用,实现产业集团与投资、运营公司协同联动。三种专业化整合要重点利用的平台,包括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平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平台、资产处置专用平台。
可以看到,中央企业层面17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2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会更大程度上参与到企业专业化整合进程中。地方层面的两类公司数量上百家,也会发挥更为重要的整合平台作用。
同时,两类公司通过独资、合资的形式,发挥资本运作和资产处置专业能力,设立的专门对一些有难度“两非、两资”进行集中管理和处置的资产处置专用平台,形式更为多样,功能也更为市场化。比如,近两年新成立和发展的中国国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诚通国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国投集团合资成立的国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都是这类平台的代表。
5、合作聚焦
随着国资监管一盘棋的不断深化推进,中央企业集团在战略性*领域将和更多外部资源进行深入合作对接,形成国有资本的联动网络。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在央企和地方国资国企之间的股权联合和产业整合方面,将会更为突出,这是央企能力输出的要求,也是地方资本实力增强的要求,更是减少行政区隔导致国有资本重复投资的要求。另外,央企与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国民经济相关单位的合作也会不断深化细化。
6、方法聚焦
在专业化整合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实事求是的步骤和方法,不搞一刀切,也不是只有一个模子,瞄准大方向,因地制宜的个性化设计。
比如“对于整合难度较大的,可采取先托管再整合等过渡安排,实现“小步快走”;对于“两非”“两资”可以探索先止血再救助、先处置再重整;对于不同类型资产可采取打包或分拆等方式灵活处理,推动整合有效实施。”
再比如“通过无偿划转、协议转让、合资新设、资产置换、交叉持股、联合开发、共建产业生态圈等多种方式组合推进专业化整合。”
02
第二部分 国企*整合实施方法和模式路径
国企*整合,是对公司资本结构、业务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综合性调整优化,系统性强,需要顶层战略思考,需要详细方案设计,需要完善配套改革。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
知本咨询认为,国企*整合方法,总体上包括三个层面的问题,分别解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详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