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真正高端的品牌却从未把“高端”两个字挂在嘴里。你见过法拉利说自己高端吗?你听过LV、爱马仕喊自己高端吗?
这就好像比尔盖茨,不可能在名片上印上“世界首富”一样,越是真正高端的品牌,反而喜欢和大众保持距离;而越是标榜高端的品牌,并不是真正的高端品牌,而是希望成为高端的品牌。
把“高端”当做品牌差异化时,最大的问题是指向不清,就是消费者根本搞不清楚你的“高端”到底高端到什么地步。
这是淘宝的某“高端女装”,在某些商家和用户心理已经算高端了,但对于另一些人而言,普拉达才是高端女装吧?
我们再回看一下良品铺子和竹叶青的广告文案,什么是“高端零食”?更干净?口味更好?价格更贵?什么是“高端销量市场”?这个市场是按什么划分的?茶叶的市场价格吗?
“高端”、“低端”,这种词汇都是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高端”和“品类”一样,应该是企业对内的品牌定位,而不应该成为企业面对消费者的价值表达。
3. 把技术实力当差异价值
把技术实力当差异价值,最常见的用词就是“智能”、“黑科技”以及“重新定义###”。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智能”作为自己的差异化标签,例如美的智能电饭煲、360智能摄像头、Travelmate人工智能旅行箱……
这种将技术作为差异卖点的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就以智能音箱为例来了说明这个问题。把AI和音箱做结合,不仅解放了消费者双眼双手,更方便搜歌找歌,智能音箱也成为了未来客厅端的人机交互入口,可以说意义远大。
但看似高新技术的智能音箱市场,马上从蓝海变成了红海市场。小米、华为、百度、阿里纷纷加入了智能音箱市场的争夺。巨头的加入,彻底发挥自己“价格屠夫”的本色,洗牌中小玩家。比如,小米的“小爱同学mini版”官网只售299元。
所以,把技术当差异卖点的最大问题就是:技术,是一种高速发展却也高速淘汰的东西。
如果你的技术实力没有强到离谱,那么你的最大的差异点,就会变成最大的软肋。你会轻易被强大的对手快速复制,然后被快速淘汰。
4. 把市场规模当差异价值
这个方法常见于中国各个行业的巨头们,常用的品牌话术是“领军者”、“销量领先”。
把“领导者”挂到嘴边,是基于用户的从众心理,当一样东西有更多人选择,一般意味着它的质量和服务更靠谱。
但你发现没有?国外的领军者们很少标榜自己是领军者。我们回忆一下,宝洁、Nike、KFC、可口可乐……他们在广告中强调过自己的销量问题吗?为什么国外的大品牌不这么做?
因为对于任何事物而言,选择它的人越多,它的个性感知力就越差。而个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小众的代名词。
很多这么做的企业,可能搞错了用户对“销量大”和“流行”这两个概念的反应:
销量大=更多人选择,所以这个产品很安全
流行=这个东西很红,我也要赶个时髦
所以,强化“销量”和“领军者”更适合一些“精神消费”属性弱的品类。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Nike的广告改成“全世界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穿过nike”,nike的粉丝们是不是就要疯了?
所以,瓜子二手车可能更适合强调“销量”,而王老吉并不适合。
一旦一个品牌成为了领军者,它最大的危机是消费者觉得它不酷了,它烂大街了。好比微信成为月活10亿级别的应用时,我们反而开始逃离朋友圈,寻找圈层社交、私密社交。近两年,大家觉得社交类APP的创业机会又出现了,这才有了多闪、soul等APP的崛起。
所以,国外成熟的大品牌都在极力地摆脱“领军者”的身份,在不断制造差异化的感知,研发更个性的产品,做更先锋的文化推广。
很多时候,一个大品牌越是标榜自己是“领军者”、“销量领先”,它越是在背离品牌差异化。在用户心智层面,你越是在为新创品牌制造机会。
03 打破“品牌同质化”的四种正确姿势
上一节我列取的四种错误示范,其实都是犯了同一个错误:只站在企业角度,而没有站在用户角度去做差异定位。
我们要永远明白一点:品牌资产只存在于用户心智里,所以打造品牌的差异化必须从用户视角出发。
下面,我们就从用户视角出发,去创造品牌的差异化价值:
1. 具象一个产品价值点
乔治是美国一家搅拌机企业的市场总监,他所在的企业的产品卖点是“耐用”、“搅拌力度大”。如果只看这两个核心卖点,那么与市场上其他品牌基本没什么不同,但是乔治想到了一个办法,彻底放大了搅拌机的卖点。
他把买了一堆弹珠,然后把它们放进搅拌机里搅拌,弹珠在搅拌机里剧烈的蹦跳,15秒钟之后,乔治打开搅拌机的盖子,弹珠已经变成一团白色粉尘。乔治把这一切用摄影机记录下来,然后传到YouTube上,大受欢迎。
后来乔治还尝试了搅碎打火机、游戏手柄、甚至iPhone,这个系列视频叫《Will It Blend?》,点击量超过3亿。2年内,搅拌机的生意涨了6倍。
乔治做的事情,就是把一个产品的抽象卖点具象化了,甚至戏剧化了。
其实,很多产品都是有差异化卖点的,但是问题是:你的卖点并没有让用户清晰地感知到。注意,我用了一次词叫“感知”。品牌的价值卖点不是让用户去“思考”、去“判断”的,而是去感知的。
因为“思考”、“判断”这些只是人类大脑的理性决策,如果是理性决策,用户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去比价,对比各种参数、做各类测评。除了汽车、房产等这些高消费的决策产品,一般的大众消费品,用户根本懒得花时间去“辨别”你的价值。
所以,品牌的差异化价值,必须是让用户可感知、可触摸的。如果你的品牌,在用户在关注你的前三秒内,没能唤起他的消费*,那么这个用户就会流失掉。
那么,放大用户感知还有两个实用的小技巧,我们拿几个常用的方式来说明一下:
(1)用数字去制造价值感知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OPPO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5分钟”和“2小时”这两个数字,形成了极大的价值冲击。
(2)用视觉去刺激用户感知
我们都知道茶饮现在是一个大市场,但同时竞争也相当惨烈,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因味茶、煮叶、鹿角巷、1点点……这个赛道已经相当拥挤。
新入场的新品牌有家叫“唯秘模特茶”,店面色调借鉴了维密大秀的色系,融合了暗黑和*粉,整个店铺打造出了维密大秀的时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