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违章停车处理方法,北京违章停车不罚款了吗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06-17 03:51:56

同时,该执法方式已给予违法行为人合理的矫正期间,但违法行为人并未主动纠正,因此交通大队所作的切割处断的次数并未超出合理限度,亦不构成对违法行为人合法权益的侵害。综上,被诉行政处罚并未违反"一事不二罚"原则及法律规定。交通大队作出的被诉《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合法,予以支持。某区政府履行复议程序合法,亦予以支持。综上,原告诉讼理由不能成立。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九条之规定,作出判决:

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审法院同意一审法院裁判意见。

北京违章停车处理方法,北京违章停车不罚款了吗(5)

判决评析

1、持续违法停车行为的行为数量之判断

厘清此种持续违法停车行为中的行为数量,是研究该问题的前提。本案中,在案证据能证实车辆停放的行为始终处于继续状态,符合违法行为"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应属于"自然一行为"。但是,从法律拟制的角度看,本案存在两个违法行为:第一个违法行为是行政相对人违法停车后至执法机关进行违法告知前;第二个违法停车行为是行政相对人在受到违法告知后,仍然拒不纠正,继续实施违法停车行为,则产生了新的违法行为,属于第二个违法停车行为,也即交通管理部门以违法告知的方式将"自然一行为"处断为"法律评价上的多行为",且交通管理部门也是据此给予的两次罚款。

2.持续违法停车行为的"处断式执法"之合法性评价

本案关键在于,此种以违法告知的方式将"自然一行为"处断为"法律评价上的多行为"从而给予多次处罚的执法模式,是否符合"一事不二罚"相关规定及原则。笔者认为,对此应持肯定性评价。

第一,此种执法模式具有法理基础。不论违法停车告知单的性质是否为具体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其应属于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则具有效力。因此,一旦违法停车告知作出并送达,实质意义上,该违法已经中断,行政相对人仍不纠正,导致违法作为处于持续状态,应属再次违法行为。

北京违章停车处理方法,北京违章停车不罚款了吗(6)

第二,此种执法模式具有现实必要性与内在合理性。

当前,"乱停车"现频发已经成为困扰我国诸多城市治理的"顽疾",且因违法成本低,"罚款停车"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持续违法停车与短时间违法停车相比,危害性更大,若一刀切地仅仅处罚一次,将导致违法行为人停一小时、一天、一周受到的处罚都是相同的,明显有违过罚相当原则和比例原则。

而"处断式执法"在合理的切割次数限度内与违法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性、情节、性质等因素相适应,并未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与"一事不再罚"原则相悖,且有效避免了因违法成本低而导致处罚目的无法实现,最大限度保障了城市公共交通秩序和社会安全。

综上分析,"处断式执法"并未违反法律原则与规定,且是治理"乱停车现象的有力手段,本案裁判对此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具有定的参考意义。

北京违章停车处理方法,北京违章停车不罚款了吗(7)

律师评议

原告以”一事不再罚“原则起诉,首先,要确定”一事不再罚“的适用情形,一事不再罚是指行政相对人实施的一个违法行为不应受到两次行政处罚。本案中,原告实施的违法停车一个行为,只不过该行为持续了五天未中断,但受到两次行政处罚(一次违法200元,两次违法400元)。因此,原告认为行政机关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针对本案,笔者有不同的看法:行政机关针对一个持续违法行为进行合并处罚没有法律依据。

原因是:本案一共存在两个行政行为。一是《北京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告知单》,其目的是督促当事人纠正违法行为,属于行政告知行为,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具有处罚性质(若原告纠正停车该事了结,若当事人对该告知单有异议,不可诉讼,该行政行为不具有可诉性)。

二是《处理机动车违法记录告知书》,其目的是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根据本案事实可知,该行政行为显然是对原告未纠正其违法行为所采取的”升级版“措施——处罚(该行政行为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造成了影响,因此,该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

北京违章停车处理方法,北京违章停车不罚款了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