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vs四年后的说说,四年前和四年后的说说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11-07 03:06:00

#记录我的2023#

秋天到了,天气凉爽了许多,就在没来由的不经意之间,脑海中竟然浮现出自己拼凑出来的四个句子。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落花遇流水,有意惹无情?

这前两句出自《碧岩录》中禅宗史上的一次经典对话:景岑禅师有一天游山归来,首座问道:“和尚什么处去来?”

景岑禅师:“游山来。”

“到什么处来?”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日回”

“大似春意。”首座说。

“也胜似秋露滴芙叶。”景岑禅师回答说。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从禅的角度来悟,似乎说的是花开有时,花落无踪,一切都很平常,是不可能逃得过的。又似指不带任何功利的轻装上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顺其自然地落叶归根。还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情绪,是一种心境,花是花,是落花,亦非花,此花非仅花,现时落花也很好,但终究不同于以往芳草的好。

这后两句取自“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也出自禅林,说的是南宋初年禅宗士珪禅师在雁荡一带宣讲佛法,倡导用心参禅。凡人看世界,只会用眼,然而,通过眼睛得到的信息是局部的,而体悟佛性需要用整个的心灵去感悟,这种体悟就不是用眼睛所能看到的,这种体悟是心灵的感应和接纳。如果把人的“眼见”等间接功能比喻为落花,将人的真心权且比喻为“水”,这种“水”是随缘而流动的水,不是死水。用“眼见”去体察人的真心,这就好比是“落花有意随流水”一样,所以一般情况下,难以体察到这种整体性特征,这就好比“流水无情恋落花”一样。

禅宗的微言大义艰深难懂,用芳草落花的来回,顺其自然的落叶归根,道出了平常的人生要有平和的心态;用落花流水的比喻,浅显地道出了心灵对事物感知的大道理,也道出了凡人看世界,只会用眼,不会用心的禅理。

这碰巧凑在一起并略有改动的四句,还能够咀嚼出什么味道呢?

始随芳草去一一始,应为初出、初起或当初;芳草,为理想、梦想、目标之雏形,亦或为佳人才子之影子;随,初看好似一种缺乏主见的随大流,细一想,又何尝不是一种年少轻狂但又“有贼心,没贼胆”的寻梦相随的行为呢?到这时候了,就由着性子、追随着芳草去吧,有什么担心的呢?

又逐落花回一一又,当为一种接续的状态;落花,虽是落花,但也是希望之花、幸福之花、美好之花的承接与延续,是一个阶段性高度、亮度、美妙度之后的一种必然,是不可逾越、不能避过的;逐,乍看上去,有些费解,要是想到在此之前或许欣赏过美景、品尝过美味,或许只是一个旁观者欣羡过,或许只是一个失意者抱怨过……,欣享过鲜花也好,错过了花期也罢,经过这世俗的洗染,一个早就具备了“有贼胆,没贼心”的常人,用逐来流露比先前大了许多的贼胆,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个回字,恰恰悄然表达了狂热奔放贼心的不再有,是回到了起点,回到了从前,不得而知,总之别忘记了回,而且是逐着回呢。

落花遇流水一一实属天意吧。这里还得补充说一下“又逐落花回”中的逐,虽然有了逐的的动机,但这成因似乎还是有些欠缺的,因为落花这东西很是容易就自然掉落下来的,在飘飘摇摇之中,悠然着地,这逐的过程与时间是否略微短了一些呢,总显得还缺少些什么,如是到了地上,还要去逐,想必应是有风吹过吧,如是有个机缘际遇,汇到流水,这逐就这么水到渠成了。而这流水,不应该只是我们眼中所见的流水,而更多地是说时间长河的这一亘古不变的流水,是不是要更加贴切、有趣一些呢?

有意惹无情?一一这落花遇见流水,可以构成多种意境:“流水落花”形容凋落的花瓣随着流水飘去的残春景象;“落花流水”比喻被打得大败的;“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更多的用来描述一厢情愿的情感,在人生旅途上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呀。但如果你用心去体察,就不难发现,这流水,无论是溪涧流水还是时光长河中的流水,与落花都是相融相扶的,又怎么会有意惹无情呢?

随想随写 于2007年8月14日。首发在我的博客。至今网上还查得到。

#分享诗词感悟# #每日一诗推荐# #正当时好诗分享# #分享最喜欢的诗# #隨时隨地炼炼炼# #悲欢聚散度修行# #荐赏最喜欢的诗# #诗歌每日分享# #推荐诗#

四年前vs四年后的说说,四年前和四年后的说说(1)

四年前vs四年后的说说,四年前和四年后的说说(2)

四年前vs四年后的说说,四年前和四年后的说说(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