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免费游戏,但你们会失败的。”
这究竟是怎样一款游戏,又是如何“笼络”到了国内外这么多的仓鼠,我们得稍稍从《星际战甲》的开发商说起。
《星际战甲》的开发商是Digital Extremes(下简称DE),总部位于加拿大,90年代曾和Epic一起远程合作了《虚幻竞技场》等游戏,但之后独立做了一些产品,没有成功。《星际战甲》成了全公司250人的救命稻草。
因为资金不足,留给DE的时间并不多。他们因此选择了一种小众的类型:快速刷短关卡的免费PvE游戏,而且主打合作模式,题材为科幻。
这是一次赌博。在当时的主流市场上,只有免费PvP游戏最具留存力,而PvE想要留存,必须有不断更新。DE之所以选择PvE,是为了不必与扎堆的PvP强者竞争,只要玩家喜欢上这个产品,公司里曾参与《虚幻》系列游戏开发的老兵们是有足够实力维持更新的。所以说这是一场豪赌。
豪赌的结果是,发行商并不喜欢这款游戏。
当时DE约见了很多发行商,其中一家看到游戏就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免费游戏,但你们会失败的。”科幻题材的免费PvE想成功,市场上没有先例。
DE通过社群与玩家交流频繁,社群经理Rebecca也是游戏中NPC Lotus的配音,玩家喜欢叫她“莲妹/莲妈”(图片左二)
但发行商们没想到的是,星际仓鼠们喜欢这款游戏,通过玩家社群与Youtube给了官方极高的评价与反馈,让游戏正式起步。DE后来没有选择发行商,而是让游戏登陆Steam,到那时就已经不是起步,而是起飞了。《星际战甲》在Steam开始了长达5年的更新之路,每一步都走得相当成功。
到现在,已经很难说《星际战甲》究竟是怎样一款游戏,它的基本玩法是第三人称TPS 动作,但它同时也是一个跑酷游戏、潜入游戏、无双游戏、卡牌游戏、养成游戏、换装游戏、开放世界游戏……它和市面上任何一款游戏都不一样,各种元素奇怪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内容越来越深,需要很大的精力去研究。
数千个维基条目的深度系统
在国内,早有人专门建立中文维基百科来探索玩法,百科中有着3000多个条目,近60000次编辑。
《星际战甲》的硬核程度确实需要有个维基来支撑。
首先,它确实是一款简简单单的TPS 动作游戏,玩家的角色可同时装备三种武器。主副武器都用来射击,近战武器则可以配合连招,用来割草。
每种武器都各有各的特色,有的枪械弹药可以反弹,有的子弹呈抛物线射出,有的不射子弹,而是射出螺钉把敌人的尸体钉到墙上。
而每一种武器,除了本身类型,还涉及伤害、伤害类型、精准度、装填速度、弹匣容量、蓄力攻击、暴击、射速、弹药总量、极性、运作模式等多种属性,这每一种属性,都是可以通过MOD卡片来定制的。
MOD系统是《星际战甲》的精髓。如何在有限的MOD槽位中发挥出武器的最大或最优效果,就是游戏中后期的一大乐趣所在。MOD与MOD之间可以相互配合,比如火焰与冰冻元素MOD放在一起,触发爆炸伤害,产生击倒效果,电击与毒素元素MOD放在一起,触发腐蚀伤害,降低敌人的永久护甲,这是最基本的一些搭配。
而游戏中的MOD卡,目前有81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