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城的羊马交易市场(下)
一 翁
三、冬羊和冬马的交易
每年十月、十一月间回来的羊,名为冬羊;九、十月间回来的马,名为冬马。冬羊大部分是三大号的,一部分是小外路的;冬马大部分是小外路的,一部分是三大号的。通事行也能回一部分冬羊和冬马。
此外,冬马还有别的来路:首先,外蒙的喇嘛和蒙民,朝五台山时,所上的布施,因为现银少,牲畜多,头年上的布施,要在来年派人去收帐,名为“收经账”。收经帐就是收马匹,凡值十两银子的马匹统按六两银子作价,这项马匹为数不少。其次,在前、后营、库伦经商的,以及手工业工人回家的时候都带几匹马,这项马匹合零为整,也很可观。再次,给三大号和小外路赶马的工人也捎几匹马,数目也不少。
清末,大盛魁和元盛德,每年约各回六顶房子的冬羊。天义德回的房子要比前两家少,都交给他们京羊庄存圈放场。有几十家中等旅蒙商(也就是小外路),各回万数八千只冬羊。还有几家大通事行大批地回冬羊。小通事行家数多,平均下来月月往回赶羊,当然包括不少冬羊。包头的小外路和通事行的冬羊,如在包头市场卖不出去,也赶到归化城来卖。冬羊的来路比之热羊更多,销路也不少。一部分推销于京羊客和各路的羊客,一部分推销于归化城的屠户,一部分推销于存羊户。冬羊的交易不同于热羊,因为气候逐渐寒冷,不愿去坝后看羊,而是由羊马店派人到坝口子把羊接回来,在大青山坡底下乌素图、厂汉板去看。成交之后,屠户、存羊户赶回自己的羊场;羊客交由店家经手,赶回租赁的羊场。——归化城有以开羊场为业的,如范家羊场、武家羊场。然后或雇人赶,或自己赶,就陆续地走了。
买冬羊的时间是:京羊客和通州的羊客,买到一月底就算不买了,其他各路的羊客,如山西的宁武、代州、忻州,河北的易州,察哈尔的蔚州,各按路途远近,约于十月终或十一月上旬,都得买齐赶走。京羊客冬天赶羊,一般的走毛车路,遇上风雪特大之年,就得走*虎口、大同、宣化这条路。因为这条路靠近边墙,风较小,羊死亡率少。
北京一带,每年从归化城买三几十万只羊,热羊、冬羊各占一半;易州、代州、忻州等地的羊客,一年也从归化城大量买羊。太原有个清真馆清和园,专用一个“买头”——乔明,在它柜上顶着大份生意,常年在归化城买羊。它除自*自用外,也转卖给他人。每年也买数目可观的冬羊。
归化城地面上实销的羊数也很多。清末三、四钱银子能买一只次羊,所以当地人吃羊肉不算一回事。彼时,回民中有三个大羊贩子,名叫李旺、杨发永、麻存宝,都开着很大的肉铺。李旺还开着一家饭馆。每年冬天都大批买羊,再发贩卖给小肉铺。在小雪至大雪的中间,他们三家都千数八百只的宰羊,做成包子肉(羊肚子里装剔骨肉),推销于大同附近的几个县。汉民有个王万金,比李旺开的肉铺还大,宰羊更多。其他较小的肉铺,也是二、三百只地宰羊,当地人有句话:“归化城日宰万牲”,正是指小雪至大雪之间这个节令而言。每年小雪季节,大一些的肉铺就搭起冰棚、冰窖,有的肉铺能把冻羊肉保存至来年二月出卖。
民国十年前后,从外蒙赶回的羊逐渐减少,但是羊肠子值钱了,所以屠户们就是羊价贵些,也愿意多买、多宰。除屠宰外,当地有些羊马店、大户和油、酒缸房也存放一些羊,预备来年春天卖料羊或热羊。
清末,大盛魁每年在秋冬之交往回赶一至三顶房子的冬马,马行的人送名为“二不秋”。元盛德回的热马多,冬马少。天义德回的热马少冬马多。
冬马的交易和热马差不多,大群的买卖还去坝后做,小把零星的买卖则在桥上做。三大号的冬马,仍由中和店、德亨魁经售,小外路的冬马先在百灵地落场,挑选上二十匹来归化城桥上“亮马”,谁看对谁买,名为打虎盘。但不管用什么,概由支垫的羊马店经售。远处的马客,至九月底就不买了;近处的马客,每年冬天还来归化城大批地买马。大同附近几县的行客,也不时地来买。
归化城当地的马贩子,有在桥上买上几小把,随买随卖。这类的马贩子如回民中的丁全仔、王红旺、马库;汉民中的刘开印、刘双印、许怀仁,蒙民中的板二仔等,他们多半买的是初从外蒙草地赶回、没有经过放场的草坯马,价钱比较便宜一些。也有马贩子发了财,和钱铺共上相与,自己二、三百匹存马的。这类马贩子都是汉民,没有回民。如兴隆裕的马从虎,积善堂的董海马,都是每年冬天存一、两群马,在四子王旗、乌兰花附近扎圈,经过来年放场后,在桥上出卖。他们经手的马没有次马。
遇着变乱灾荒之年,外地马客不来,当地马贩子就联合起来,买马到外地去卖。如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后,二十七、八年间,河北省遭了蝗虫灾害,河北的马客没有来,当地马贩子就以积善堂为首联合起来,买了二、三十群马,到定州赶下河庙十月间的骡马大会,到了地头大受欢迎。本来是初九至十一三天的大会,头两天就把马卖光了。
归化城卖马由近及远,遍于全国。如归化城马贩子把马卖给定州马贩子后,定州马贩子又卖给顺德府等地马贩子。定州无异是归化城马桥的分桥,同时又是河北全省马匹的交易中心。其他地区如洪、赵、潞安府、开封等地的骡马大会,也有很多从归化城运走的马。大盛魁的马匹,还远销于汉口,推销于三江、两湖。
归化城临近各县城和几个大镇子(毕克齐、察素齐)都有小马桥做零星交易。包头、丰镇的马桥,好像归化城马桥的左右臂,也有成群成把的交易。但是包头的马桥生意旺淡不匀,马多了销不尽,马少了不够销,必须归化城为它做调剂。丰镇县的马桥,对于附近各县的农民和拴车户倒换马匹颇为方便,不过马的来源不大,有赖于归化城接济。至于张家口,虽然有很多走库伦的旅蒙商,但因为他们不惯于赶运羊马,多半套换了皮毛,马桥上常感马匹不足,也得由归化城补充。唯有归化城的马市来路多,销路远,真称得起全国有名的羊马市场。
每年交易市场上卖不出的马,三大号和羊马店都要存放一些。大盛魁的马在土默公放场;中和店存下天义德的马喜在陶林地界坐冬放场;德亨魁存放元盛德的马也在陶林地界坐冬放场。大户们也有少数存马的,来年在桥上零星倒卖。
清代,卖马要受到很多限制。清初,马不准卖给民间;乾隆十一年,不禁民间买骡马,但严禁买马;军营马准买骟马,不准买骡马(摘自《大清会典·马政篇》)。
清代哪几省能来西口采买军马,也都有规定:起初,湖、广、江、浙、陕、甘等省都准由归化城买马;以后,南方各省因为土地卑湿,天气炎热,草料各殊,每易倒毙,便改由附近省份采买;陕、甘又因跑归化城路程较远,未免苦累,也准由宁夏、甘南等地采买;直隶等北五省,仍照旧例出口采买。
民国后,来归化城采购军马的更多了。晋军、奉军、南京的部队和军事学校都来采购军马。采购军马,要保证三天以内马不生病,方能成交。
四、羊马店的牙纪
在归化城的羊马交易市场上,买客占重要地位,羊马店和牙纪也是不可缺少的行业,因为他们起着拉拢介绍的作用。
羊马店多半在北门外“羊桥”,淡月在羊岗子,旺月在太平召;“马桥”,淡月在羊岗子以西,太平召以东,旺月则在新城西门和满旗教场。
在北门里外开饭馆、茶馆的就有二、三十家,其主要顾客就是做羊马交易的人。人们说:“归化城的商业中心在北门。”归化城的羊马店最多时有二、三十家。
以大盛魁为首的三大号,是羊马店的“支柱”。羊马店同时又是绒毛店。单纯的羊马店很少,单纯的绒毛店也很少。清末做羊马生意多,民国年间皮毛生意多。羊马店都得依靠一、两家钱庄,还得支垫小外路。小外路赶回的羊马,由支垫之家出卖。最大的羊马店如中和店、德亨魁、谦和长等,能得到三大号的信任,给它们经售羊马,更为一般买客所重视。归化城买羊卖羊,由羊马店直接掌握,不用牙纪,买卖马匹则用牙纪。
归化城的羊马市场,马的交易有店对店,一家代表买主一家代表卖主的;也有一家店里既住着买主,又住着卖主,店家代表买卖双方的;也有店家代表一方,牙纪代表一方的。还有牙纪对牙纪,一方代表买主,一方代表卖主。不论用什么方式交易都得上桥过数作价,不得私自授受。羊马皮毛统归一行,名为“兴隆社”。每年开桥的日期由兴隆社公议。正月十一羊桥开桥,正月十八马桥开桥。也有小茶、饭馆,急于买料羊,拴车户急于倒换马,过了正月初五就上桥的,行社亦不禁止。每年正月十八马桥开桥的时候,由羊马店主办,给马王庙唱一台戏,六月间马桥移至新城的时候,六月初三也唱一台戏。全马行的社名叫马行社,在新城西街,马牙纪、马贩子又另外组织一个“义心”马王社。马王社的摊派,由羊马店包揽,义心马王社是随心布施。旧城太平街关帝庙内有个羊王庙,每年三月十五兴隆社给羊王庙唱戏,四月二十三京羊社也给唱一台戏。归化城羊马交易之盛,由此可见。腊月间,羊马交易逐渐稀少,有的马牙纪为闹生活,还是日日跑桥,除夕之日才算停止。
五月以前,卖一些料羊、糟羊,统名“赞羊”。五月卖的是半膘羊。六月以后,通事行月月回羊,都在桥上出卖,当地人有句谚语:“六月六,西葫芦熬羊肉。”由此说明,到六月间羊肉就好吃了。卖羊都得交往一家羊马店,卖主把羊赶下来,交给羊马店存圈过数。大一些的羊马店,还在后沙滩常年包租着羊场。
羊桥比马桥行动得早。因为羊桥和皮市有连带关系,屠户买肉,皮贩子买皮,两家经常合作。屠户注意斤秤,皮贩子注意毛色和板子。羊马店上桥以后,每家有个站桥的,几个跑桥的。站桥的掌握羊价,跑桥的拉拢买卖。卖羊在桥上不需要牙纪,因为买主赶上羊直接上桥,容易丢失,不如交给羊马店保管较为放心。羊走路很慢,不能多赶路程,赶上羊直接上桥,也容易误事。因此卖羊必须归羊马店掌握。
正月初五至五月初五,羊马店给客人买卖羊,因为羊少,加倍打佣,买卖双方各出四分佣,平时店对店是三分佣。就是一家店给客人买,买主出三分;一家店给客人卖,卖主出三分。如果一家店里既有买客,又有卖客,买卖都做,就由买主、卖主各出二分,名为“里外佣”。要是给三大号卖羊,只打买主二分佣,三大号对于店家另有报酬。到了旧历年关,按卖羊的多少,实行“送佣”。据说,大盛魁每年给中和店一份礼单,批明数字,作为酬劳。中和店的掌柜穿上袍褂,捧着送礼单的茶盘,到大盛魁号上向掌柜致谢,说些“托庇、沽光、来年还得照顾”一类的感谢话。大盛魁的掌柜也得衣帽整齐,隆重接待,留吃酒饭。
六月以前,马桥上只倒换一些存马,不甚热闹;六月以后,通事行陆续地回马,小把交易就出现了。一入七月,各方面的马成百成千地集中到市场上,正是羊马店、马贩子和马牙纪抓紧机会做买卖的时候。从六月到十月几个月中,他们的买卖最为兴隆。
羊马店给客人买卖马,打佣的办法和买卖羊基本是一样的。不过买卖马有牙纪,如果买主经牙纪之手,向羊马店买马,就得给牙纪出三分佣,卖主也得给店家出二分佣。但有的店家为了抵制牙纪,还要从买主身上多赚二分佣。至于牙纪对牙纪各打二分佣,买卖双方各出他的那一份。牙纪还掌握一些散户的马,可以零星买卖,也可以凑够一把子买卖。他们的买卖也不少做。
归化城的马匹交易,因为规模大,年代久,逐渐形成几种特殊行规。其中主要的一种是“十大股”,一种是“顶门牙子”。十大股有回民和汉民之分。他们彼此联系,互不相扰。他们只在桥上求生活,不参加坝后大盘交易。在桥上够得上小把买卖,他们才插口;零星交易不自行插口,必须在牙纪请他们帮话的时候,他们才插口。买卖成交以后,每一匹马由卖主给他二百归化城钱(十八个、十九个或二十个制钱为一百,按钱市的行情计算),这种人有江湖习气,吃软不吃硬,也能替行社办事,也能拼命斗殴。
所谓顶门牙子,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他们的先人在羊马交易方面,给三大号或某家羊马店出过力,立过功,他们得到的一种照顾;另一种情况是:由大羊马店出号的人另行组织羊马店时,觉着自己的经验、技术不够好,必须聘用一个顶门市的,才能招致买卖主。凡有顶门牙子的,进行交易时,就向买主声明:买一匹马就给顶门牙子记五百城钱,(以后改为二角银洋)不管桥上交易或坝后交易,也不管交易的时候到场不到场,买一匹马就得给记一份钱。所以马桥上的人送名为“点数牙子”。顶门牙子不管有无交易,得经常上桥打探行情,并注意各家的情况,以备号内咨询。一般的不在桥上再当牙纪,但有相识之人托他买卖几匹马,也不为错。
大盛魁的顶门牙子名叫张全喜,他儿叫张秃子,父子相传吃着一碗饭。据说,他们的先人,给大盛魁老早赶运羊马的时候多出过力,号上给他先人顶生意,他先人辞而不顶,请求号上照顾他的子孙,于是大盛魁就给他来了一个顶门牙子。
谦和长的顶门牙子名叫穆二命,据说,他父亲穆有福是谦和长著名的掌柜,有看羊、看马的高度本领,谦和长的营业发展和他的关系很大。号上为追念他的功劳,让他儿穆二命当了顶门牙子。顶门牙子,只准聘用,不能取消。谁要敢于取消,不惜牺牲生命力争。
据说,中和店的掌柜白维礼有一次给大盛魁卖马后,不给张全喜记这一份钱,张全喜在白维礼的臂膊上扎过三刀,此后谁也不敢企图取消顶门牙子了。
此外,马桥上还有一些年老力衰的牙纪,给马贩子和牙纪们拉马拴缰,出点微劳,买卖成交后,或由牙纪或由马贩子,按交易的多少,折合几匹马的数目,每个马给一百城钱的酬劳金。这是义心马王社的人互相关照,马桥上给这类人送号为“蹲门狗”。马桥包括骡子、毛驴的交易在内。习惯上买卖毛驴,统由回民牙纪经手,汉民牙纪概不拉拢。民国初年,举行牙纪登记时,十大股随着取消,顶门牙子仍然存在。
五、牲畜交易额和利润、税额
旅蒙商在外蒙收换羊马,有按砖茶的价格折合的。有按货银折合的,小外路以两块砖茶换一只羊,又以七只羊折一匹马。大盛魁、天义德是以货银(他们的货已经折成银子)计算。另有规定。
大盛魁一年能有多少羊马交易额呢?就以光绪二十六年至宣统年间估算。它的羊马收的标准高,收羊的价格平均以货银一两计算,赶回来平均能卖二两银子,十万只羊能卖二十万两银子。收马的价格,平均以货银十一、二两计算,赶回来平均能卖十七、八两银子,六千匹马能卖十万零八千两或十万零二千两银子。它的羊马交易总额合计为三十万零八千两或二十万零二千两银子。
它从羊马身上能取得多少利润呢?除去花销,一只羊至少有八钱银子的利润,十万羊有八万两银子的利润。一匹马约有六两银子的利润。六千匹马约有三万六千两银子的利润。合计约有十一万六千两银子的利润。
六、牲畜交易税
归化城羊马市场的容量,以清末说,羊约有一百万只,马约有二十万匹。
光绪二十九年以前,三、五钱银子买一只羊,六、七两银子买一匹马。
光绪二十九年以后,热羊大些的二两多银子买一只,小的一两多银子买一只,冬羊大些的七、八两银子买一只,小的五、六两银子买一只。
宣统年间。大羊三两银子买一只,小羊二两多银子买一只,更小的一两多银子买一只。同一时期,二十两银子买一匹好马,十三、四两银子买一匹次马。
民国初年,大羊六、七块银洋买一只,小羊四、五块银洋买一只,更小的三块银洋买一只。而马的价格亦逐渐提高。次马提高到好马的价钱;好马每匹涨到二十四、五两银子。
民国十四年,几块银洋买一只羊。三十四两银子买一匹马。
民国十五年以后,外蒙的羊马回不来。只有通事行能回来一些,羊马交易市场虽大大的缩小了,价格波动却很大。
清末羊马都按三分收从价税,多则递减,如何减法,尚未访查确实。
民国年间,仍按三分收税。另有五厘地方附加,凡羊马交易合价在七千五百元以上,按一分五厘收税。合价在一万二千五百元以上的,按二分收税。报税的时候银洋要折合成银两,一块银洋不按七钱二分折算。而是按地方周行的以六钱四分六厘折算,报税机关是塞北关。
那时一只羊平均以一两银子折价,一百万只羊合价一百万两银子,就以平均二分五厘报税一百万只应纳二万五千两银子的税。马一匹平均以十六两银子折价,二十万匹马合价三百二十万两银子,就以平均二分五厘报税,二十万匹马应纳八万银子的税,羊马税合计十万零五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