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农村老一辈说过 “老狗成精”吗?
类似的还有“鸡不过五年,狗不过八年”的说法,老话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否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鸡不过五年,狗不过八年”这句话,古人早有记载。出自于三国两晋时期的古籍《易妖》中,就提到了这句老话的内容,原话是“犬不八年、鸡无六载”。有了这样的说法后,后面人又将它演变成了“老狗成精”。
那么,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在古人的心中,对妖魔鬼怪的理解没有现在那么透彻,很多人认为妖怪可能是存在的。而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自然会有人认为,家里所养的牲畜时间太长了,就会修炼成精变为妖物,这自然是不好的事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说法都被人们广为流传,且越说越邪乎,还衍生出了不少的民间故事。
但那时候人们对未知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差,这就导致很多人从那时开始,便不敢将自己家的牲畜养太长时间,生怕哪天就变成妖物祸害家人。
更有甚者,因为这些说法的原因,干脆直接什么牲口都不养了。
由此来看,这些说法确实影响了不少人,还好如今人们的认知能力普遍都得到了提升,不会再轻易相信那些怪力乱神的说法了。
那么抛开那些迷信的说法,如果鸡活了5年或者狗活了8年之后,到底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按照古人的思想来说,那个年代百姓都过得比较贫苦,他们自己都没多少粮食吃,更别说给动物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