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柳延虎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纷繁世界中,不同地域的人饮食习惯各不相同。与人类同吃同住的狗狗的情况如何呢?比如,它们喝牛奶吗?
在11000年到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牛在中东地区被人类驯化,从此,家牛出现了。在8400年前,家牛扩散到古希腊地区,7500年前扩散到中欧地区。
家牛与牛奶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家牛能帮助人类劳动,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它们还为人类提供了肉、奶和牛皮等日常用品和食物。
然而,家牛刚被驯化或者刚扩散到欧洲时,当地成年人并不能直接喝大量牛奶,因为这可能引起乳糖不耐受症。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症呢?
乳糖是奶中的主要糖分,需要乳糖酶分解后才能被吸收。哺乳动物婴幼儿的肠道中会大量表达乳糖酶,所以能将母乳作为主要食物。
但是,大部分哺乳动物成年后,肠道中缺乏乳糖酶,乳糖被肠道中的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引发腹胀、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这就是乳糖不耐受症。
如何避免乳糖不耐受症?
早在七千年前,人类祖先们就给出了答案。他们发明了奶酪。在制作干奶酪过程中,大部分的乳糖被滤掉或被微生物分解,制成的奶酪既美味,又安全。
牛奶饮食文化扩散到欧洲的历史(图片来源:The milk revolution)
研究发现,北欧人群中乳糖酶耐受比例较高,而中东和南欧地区人群比例略低,亚洲和非洲非游牧民族人群的比例最低,这是为何?
大概四千年前,欧洲人群的乳糖酶基因发生了突变,使得欧洲成年人的肠道中也会大量存在乳糖酶,从而可以像婴幼儿一样大量地喝牛奶。
牛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携带这个突变的人们更容易生存下来,从而使得这个突变在欧洲人群的频率不断提高,这就是正选择作用。
而现在的东亚人群中,绝大多数的成年人并没有这个突变。这时,很多人想说:“不对呀,我也天天喝牛奶,为什么没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呢?”
实际上,乳糖不耐受的人并不是完全不能喝牛奶,而是不能喝大量牛奶。乳糖不耐受实验常用的剂量是一杯水含50g乳糖,大概相当于一次饮用1升牛奶。
成年人乳糖酶耐受比例(图片来源:The milk revolution)
跟着主人,狗狗们越来越适应喝牛奶的日子了
可你知道吗?不仅欧、亚地区的人们对乳糖耐受程度不同,欧、亚地区的狗狗口味也各异,而欧洲家犬更能适应牛奶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