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流舒是哪部电影的人物,沈流舒老婆知道叶蓝秋得病

首页 > 电影 > 作者:YD1662023-04-20 10:03:42

2012年上映的电影《搜索》填补了我昨晚的孤独与寂寥,不能算是一部顶级大作,但是也值得一看。网络时代的“人肉”,是娱乐大众的利器,吃瓜群众看的津津有味,有时还大放厥词,但很不幸,舆论成为了一种*人工具。故事是这样的:秘书叶蓝秋在知道自己身患癌症之后,心灰意冷的上了一辆公交车,沉浸在惊愕与恐惧的她,拒绝给车上的老大爷让座,引起众议,这一过程被电视台实习记者杨佳琪用手机全程拍下。杨佳琪将公车上的新闻火速交给准嫂子陈若兮,凭着新闻主编的敏锐嗅觉,陈若兮将恶意无限放大,从而引发了一场社会大搜索,集体讨伐叶蓝秋的道德沦丧。在公众指责和病魔降临的夹缝中,叶蓝秋带着老板沈流舒借给她的100万,彻底玩起了消失。但消失使得她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小三”。陈若兮的摄影师男友无意中被卷入叶蓝秋的世界中,为了获得一笔高额报酬,他受雇陪伴左右。但他却不曾想到,这段时光竟然是这个饱受指责的女人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叶蓝秋的自*,彻底颠覆了陈若兮的爱情与生活,也让所有人开始反思……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真正讲故事的好电影,没有靠流量搞怪来博关注,看完之后心里有所反思,对于当年购票进场的关注来说,已然值回票价。虽然剧情的bug很明显,例如:叶蓝秋身患绝症,看起来真的俗套,导演可能是为了表现很多人在不知道当事人究竟经历了什么的时候,作出的极端,之后愈演愈烈,最后上升到是非对错的高度。我不反对导演为女主角设置“不让座的前因后果”。 但我始终不敢苟同的是,“癌症”这个设定,这个设定很容易本末倒置,因为作为观众,我感到更多的是癌症对女主角意志的消磨。但导演要说是“网络暴力对女主角的摧残”。当然,如果你和始终认为这个电影根本不是要说网络暴力,那我无话可说,你开心就好。如果你认为这部电影是想说网络暴力对人的影响,那么请仔细想想,癌症的设置是否恰当,“前因后果”可以有很多,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是让叶蓝秋陷入生死抉择的癌症呢?为什么要让“不让座”的前因是“死亡”?难道只有“死亡”才是“不让座”的最好开脱?没有“死亡”,“不让座”就是不可饶恕,难以原谅的?

现在观众对于电影的审美越来越高了,因此不论是哪个导演一出新作,在离上映还有很远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站在制高点的声音被无数人附和,某导演他早已江郎才尽了,又一烂片无疑。我没想明白的是:你是有怎么的自信与勇气去批驳这些导演的,是你能拍出更好的片子嘛?答案未曾可知,但是希望你是在看过之后才有的这样豪言壮语。所以看客们到底在刻薄些什么?

继续讲回电影,我看完《搜索》,觉得这部片很真诚,非常好看。没有急功近利,陈凯歌踏踏实实讲故事,争取讲得发人深省。或许有人说剧本矫情,不让座这么芝麻绿豆点事情能逼死人吗?我的答案是:还好叶蓝秋是孤女,不然她家人全部给逼死也不足为奇。看看身边的事情吧,一个人开车撞了人,被媒体一报,网友一挖,第二天那人就成了官二代冷血的*人恶魔。舆论立刻一边倒,当事人不会有任何言论和证明,之后就是他曾抛妻弃子,开车违章,反正就是各种可以引起全民大讨伐的行为他都有。被判刑后,只留下一双永远抬不起头的父母四处下跪磕头认错,再也没有朋友;这就是比电影可怕千倍万倍的事实。

当叶蓝秋因为雇保姆被围攻的时候,我愤愤不平;当陈若兮被解雇的时候,我心情舒畅;我喜欢夕阳下叶蓝秋的笑容,喜欢杨佳琪带着眼镜的傻样,讨厌小眯眼的办公室手腕,不满沈流舒对妻子的霸道,电影中人物的形象是鲜活的,是有感情的,是有自己喜怒哀乐的,所以电影的结局我觉得还算温柔,叶蓝秋临死之际,拉着杨守诚来芦苇地看日出,站在人一样高的芦苇地里,吹着风看夕阳,终于没有了质问和谩骂,在那么一瞬间,谁也就不能再伤害谁,真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