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作为河南特色鲜明的地方剧种,因其唱腔清新淳朴,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贴近生活,易学易唱,而深受百姓喜爱。
曲剧艺术在河南人民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诞生于1926年,现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周边的山西、陕西、湖北等地,据《中国大百科全戏曲曲艺卷》记载:“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呆牌小调与民间歌舞高跷相结合而发展成的一种戏曲剧种。”经过80多年的发展,曲剧除了有着丰富的传统剧目(如:《小姑贤》、《王二姐拜寿》、《蓝桥会》等)外,还拥有许多优秀的现代剧目(如:《掩护》、《游乡》、《阿Q与孔乙己》等)。
在众芳争艳、名家辈出的曲剧舞台,郭凤娥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郭凤娥是洛阳曲剧承前启后的一代,15岁就获得了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优秀小演员”称号,1963年拜曲剧创始人刘卫生为师。
她主演的《秦香莲》《洛阳令》等均为剧团的保留剧目,常演不衰。古稀之年,唱腔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韵味。
郭凤娥,女,洛阳市孟津县人。曲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会员。她自幼天资聪慧,上小学时喜爱歌舞,常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
1954年参加剧团,主攻闺门旦、青衣,兼演花旦。十四五岁时在她主演的《茶瓶计》、《画中人》中,由于嗓子好,唱腔优美,表演稳重,受到老师和观众好评。她又接演《屈原》中的婵娟,在老师精心辅导启示下,刻苦钻研,成功地塑造了婵娟这个天真善良、爱憎分明、坚贞不屈的艺术形象。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郭凤娥获得优秀小演员称号。后来多次参加省市级及中南地区的戏曲会演,荣获河南省优秀青年演员奖。
在她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她主演的《绣花女》、《灰阑记》、《阎家滩》和《三击掌》、《投军别窑》、《武家坡》,都给观众留下了难忘印象。她在现代戏《赶脚》中扮二妮,《应征前夕》中扮孙俊英,《苦菜花》中扮赵星梅,《迎春花》中扮春玲都很成功。她在洛阳剧院主演的《向秀丽》一天演四场,连演20多天。场场爆满。
1963年,在挖掘民族传统艺术高潮中,郭凤娥拜曲剧名老艺人刘卫生为师,刘老师把他的代表剧《蓝桥会》教给凤娥,凤娥在《蓝桥会》中扮蓝瑞莲,参加了洛阳地区传统戏会演,获演员二等奖。她还跨越自己的行当,在《毛子佩闯宫》中扮小生毛子佩,获演员一等奖。她主演的《秦香莲》、《湖阳春梦》、《洛阳令》均为剧团的保留剧目,长演不衰。
她艺术上正处于风华正茂时期,正赶上“文革“年代,使她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她“演龙像龙,演凤像凤”,同是党的领导干部,如《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与《杜鹃山》中的柯湘;同是在革命道路上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如《青春之歌》中扮林道静与《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银环,在塑造人物方面,她能把握人物的内在特征,能演出个性鲜明的“这一个”来,绝不雷同,绝不牵强附会。
在塑造古代戏曲人物上,同样能根据人物性格特征,运用各种程式手法进行表演。例如她在《洛阳令》中扮演湖阳公主,考虑到她是光武帝的妹妹,既不能象《打金枝》中金枝,又不能象《贵妃醉酒》中杨贵妃,为了表现出她和胡奴的暖昧关系,她采用了花旦的“调肩”动作,而没有采用一般的眉眼传情的挑逗动作。在见到董宣后,她以御妹的姿态出现,傲气十足,采用了闺门旦和青衣的表演方法。在董宣当场*了胡奴后,她恼羞成怒,双手抖动水袖,大幅度地来了个“二龙出水”,然后背向观众亮相,疾步下场,生动地表现了她“不*董宣心不甘”的心情。
做戏认真细致,也是郭凤娥表演的一大特点。如她在现代戏《三月三》的饰演的桂芳,思念大良回来的一段表演,入情入理,十分逼真。她纳着鞋底,盼望丈夫早点回来。手里拿的是真鞋底,可是纳起来却用的是虚拟动作,顶针、拔针、抽针、紧线,整套动作既生活化,又艺术化,引起一阵喝彩。
她的优秀唱段已由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收录播放。
退休后应国家音像出版部门之邀担任导演、演员录制了《拉荆笆》、《三子争父》、《马狐驴换妻》等十余出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近几年来,郭凤娥和洛阳曲剧作曲家付永新整理了早年演出的《洪湖赤卫队》《江姐》《哑女告状》《钓金龟》等剧目的核心唱段,展示洛阳曲剧早期的唱腔特点,对研究曲剧的音乐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祝愿郭凤娥老师艺术生命常青、宝刀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