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英1958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苦菜花》,此时,他23岁。
一年之后,他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迎春花》。
从文字上来看,《迎春花》远不如他的处女作《苦菜花》来的出色。
《苦菜花》的语言,带有欧化色彩,简约中带着跳跃,斟词酌句中透着一种灵性的智慧,可以看出,小说里的语句受到《静静的顿河》的巨大影响。
到了《迎春花》中,冯德英的笔法明显显得滞重,缺少了《苦菜花》给人的灵气之感。
这也是后来的评论者,认为《苦菜花》中有编辑加工的功劳。
《苦菜花》初稿29万字,冯德英在改稿时,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增至40万字,近乎增加了一半的体量。
所以有论者认为,《苦菜花》之所以看上去那样的成熟,与当时的小说编辑的高水平的参与有着明显的关系。
《迎春花》在文本上整体写得呆板、枯涩,情节没有波澜,或者说曲折的情节,没有得到艺术化的渲染,缺乏《苦菜花》里的抑扬顿挫的精彩描写。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迎春花》给人一种灰头土面之感。
尤其是在语言风格上,《迎春花》回归传统的中文的四字句文风,而《苦菜花》里,却充斥着精炼的耐人寻味的译文体的散文风格,从语言上来看,《迎春花》可以说是从《苦菜花》的叙事文风的一次倒退。
如果说《苦菜花》的风格,吸纳了《静静的顿河》的结构与文体的话,那么,《迎春花》则透露出对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模仿倾向极其明显。
就连冯德英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袭仿现象。他在《关于“三花”的创作答读者》一文中,针对众议中的“个别人物和个别情节的处理上和苏联肖洛霍夫的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雷同”这一问题,他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我太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没有考虑其他书中曾表现过的东西,自己确实也受过他的影响,加上时间紧迫,写得急了,粗糙,没有时间反复推敲修改,这是个教训。”
下面是笔者阅读《迎春花》时记下的一个故事梗概,以作备忘之用,并略作评点,更好地看清小说袭仿《被开垦的处女地》的要害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