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是行业的进步?!
估计你都想骂人了。
1块钱现在能买到什么呢?
坐远点,公交车的车费都不够,也就够一瓶康师傅的水。
1块钱竟然能买一整年的法律顾问服务,这不是赤裸裸地恶性低价竞争吗?
这难道不是内卷吗?
你竟然想说,这是行业进步?
......
来来来,咱们先缓口气,不要这么生气。
上个月,1元的法律顾问报价,吃瓜的伙伴们,应该还记忆尤新。
我们当然也能看清楚这里的门道,这里1元的报价,这个1元的法律服务,或者说远低于一般市场价的常年法律顾问报价,如意算盘打的是,这单不赚钱,但是有更大的可能性去赚后续转诉讼专项,或者其他专项的钱。
但是,大家为什么就愤怒呢?
1块钱,我们能干啥呢,1块钱=全年的法律顾问,多贬低我们律师的专业服务价值啊。
退一万步讲,宁可0元免费,全当公益了,也比标记1块钱,要来的舒服点。
得得,我知道,0元,1块钱都不舒服。
而且,还真的有律所这么做的。
奈何奈何,真的卷啊。
但是,除了情绪,狂吐卷水,我们还能做什么?
冷静一下,我想换个角度和大家来谈另一面的可能性。
法律服务行业,虽然不是一个能有爆发性增长的行业,但是稳打稳扎,经济不管上行和下行,我们都可以随着经济的态势,做业务重点的调整。
而且,有了利润率足够的钱到账后,我们才会给客户展开服务,现金流非常好看,利润率,也非常好看。
我们不用提前投入人力物力去研发产品,只用后验式地满足客户找上门来的需求即可。
我们没有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但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是其他类型组织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之一。可能一两年,乃至十几年都搭进去了,企业一直赚不到钱,能够撑下去,要么靠创始人底子硬,要么靠一轮又一轮的融资。
最终,还有可能产品研发失败了,所有的钱,打了水漂,乃至负债累累。
真实案例,请见龙哥罗永浩。
企业用烧钱的模式,投资人用长线风险投资的思维,来验证市场是否会为产品买单,是其他行业,尤其是非服务行业的惯常做法。
0元、1元的法律顾问,也就是这个产品研发的逻辑。他们的0元法律顾问产品研发,可能会失败,但是,他们招募到了免费的小白鼠客户,来做试验,看这条路是否行得通。
我们要知道,企业做产品研发,拿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很多时候,还都是企业付费才得到的机会哟。
客户想要低成本的服务,律师想要真枪实战的试验,这就是彼此之间的双赢。
0元、1元法律顾问服务的报价,本质上也就是和咱们做诉讼全风险代理一样,不管后续能不能转化专项和诉讼,后续能不能打赢官司,这块的风险,客户和律师,双方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这个理。
法律服务,可能会因为越来越多有投资思维、产品研发思维的律师,而变得更加普惠、也变得更加专业精细。
这难道不是行业的进步吗?
普惠的点,大家一秒就能get到,但是为啥说,会变得更加专业精细呢?
因为,做试验,从法律顾问到后续转化专项、诉讼,是个或有或无的概率事件,我们需要反复试验,才能把其中的概率给提升上来。
正如做应收账款的全风险代理,我们是事先评估了案子回款的可能性,才接案的。0元、1元做法律顾问的律师团队,肯定也是事先评估了顾问单位的专项需求和过往诉讼的发生频率,才报价的。
拿下常法顾问后,也只有持续不断地在专业上证明自己的价值,才能拿下顾问单位的专项和诉讼,毕竟,客户也不傻。
在单点业务领域持续做突破,那就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精细,服务品质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全风险代理、垫资帮企业做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的律所,整出了全国性的客户影响力,不用我提,大家都知道人家的名号。
当然,咱们不是都能待见这类律所,我也是理解的。毕竟在抢饭碗的竞争关系中,但是,确实,这些做法,帮我们这个传统的行业,找到了一些创新的出路。
律师,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最大的收益,也是靠时间赚来的。只要团队有人,精力足够,能免费、低价地服务几个客户,那就多服务几个,说不定,免费客户,后续就变大单客户了。
为这些可能的概率去拼,多干点活,多投点钱。
行得通,那就批量复制,成本被越摊越薄,直至盈亏平衡点,而后,利润率从负转正。
当然,也很有可能,这些团队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靠免费的、低价的法律顾问服务,转化不了后续的高利润专项或诉讼。复盘改进,反复几次后还是行不通。
那就承认自己做失败了,最惨,也不会到做科技企业负债累累的这种程度。顶多,就是投入的人力物力打水漂了。
再最后发一句灵魂之问:
排除掉这种拉仇恨的公开招投标场景啊,为客户在自己能够承受的成本空间里,免费提供一些法律服务,维系客户关系,是不是都是大家会去做的事?
只不过,一旦被拉到这种公开的场合下,就容易社死。
但站在0元、1元报价者的站位上,穿透表现,看透本质:
那就是,人家有钱有人,能够负载的成本空间比咱们大多了,那就玩大一点,加大投入,看是不是,真的,产出也能加大呢。
法律服务很专业,但也是一门生意。咱们都是做生意的,在商言商嘛。
最后,保命声明,咱们法律服务收费是有政府监管的,我刚刚只是浅显地从纯市场的角度,聊了聊法律服务的低价竞争。
我们的底线,一定要符合政府监管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