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中国科举简史及有关科举知识
宣传科举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观展导引】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科举门,系该馆的镇馆之宝;年代最久的状元匾为明永乐十六年,距今600年了。博物馆共分五个展厅进行展示:
第1厅: 序厅,展出中国科举简史及有关科举知识;
第2厅:生员(秀才)匾额厅;
第3厅:举人(文举、武举)匾额厅;
第4厅: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匾额厅;
第5厅:大型木匾、石匾厅。
博物馆的庭院
...明清状元榜.....古代的“考场”...
【景中之声】
记得本人在参观科举匾额博物馆时,印象最深的是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这哪里是考场啊,分明是一间间小牢房!再细读古代考试制度及对作弊的处罚,感慨古人监考之严格,对作弊处罚之重!比如:在明朝作弊考生将被发配边疆,参与者也受到相同的处罚......一次作弊,终生就完了。考试作弊入刑在古代律法中已经存在,目的就是让想走捷径的考生打消不正当的思想。
再反观我们现在,学术造假、考试作弊、以权谋私比比皆是,浮夸之风盛行、虚假之事遍地......是不是因为处罚太轻了呢?就拿前段时间著名的“翟天临事件”来说,恶劣、虚假事件曝光后,影响极坏,可最后还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当事人受到的处罚太轻!违法成本太低,以致才有众人敢铤而走险......同古人比起来,我们是否还有法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