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二十回批注,水浒传第二十回好句批注

首页 > 房产装修 > 作者:YD1662023-06-10 15:31:41

宋江虽然答应了王婆,但只是以阎婆惜为外室,“外室”在《水浒传》中多次出现,有着特殊的寓意。这个话题,咱们下文再讲。

宋江在县城西巷内租了一所楼房,与阎婆母女住了进去。起先,宋江十分打扮阎婆惜,每晚都与这个外室在一起。后来,却渐渐地冷淡了。宋江回来得少了,阎婆惜便与宋江的跟班张文远打得十分火热。

就在这当口,刘唐下山,悄悄地潜入了郓城县。刘唐在茶坊里见到了宋江,详细讲了一遍梁山的情况,把晁盖的书信和一百两黄金交给了宋江。听说晁盖如此大弄,宋江十分惊讶,匆匆忙忙地收了一锭金子和晁盖的书信,催促刘唐赶紧回山寨。

刘唐带着宋江的回信,乘着月色,连夜从郓城县回梁山。送走刘唐,宋江遇到了最不愿意遇到的人,此人便是阎婆惜的母亲。

书到此处,便又是“下回分解”了。下一回书,便是因为梁山的书信引发了宋江怒*阎婆惜的故事。

从文本中看,“王婆事”与刘唐下书没有丝毫联系,是两条线上的故事。但是,这两件事其实是有因果关系的。也就是说,假如没有“王婆事”,就一定没有刘唐下书。

这是怎么回事呢?

水浒传第二十回批注,水浒传第二十回好句批注(5)

梁山大火并,北宋将灭亡

在《水浒传·引首》中,施耐庵这样交代北宋的皇位传承:(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这段话我反复引用,因为实在是太重要了,可谓施耐庵创作《水浒传》的最根本动机,甚至是这部伟大著作的总纲。

这段话中,少了一个皇帝宋真宗,含糊地说宋太宗把皇位传给了宋仁宗。把皇位传给孙子,原本隐射的是明朝朱元璋的事,但却是以北宋的“金匮之盟”来作为文本隐喻的。

赵匡胤死后,宋太宗忽然以杜太后的名义,搬出了“金匮之盟”,以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然而,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宋太宗之后,就应当是老四赵廷美做皇帝,然后再把皇位传给太祖系。如此,历史上就没有赵恒(宋真宗)这个皇帝了。

水浒传第二十回批注,水浒传第二十回好句批注(6)

“金匮之盟”涉及杜太后,假如真有,那么,就是这个“强媒”硬保了宋太宗做皇帝,这就是《水浒传》中的王婆,而如金翠莲、阎婆惜,以及潘金莲等都是在“强媒硬保”之下,或者做了别人的外室,或者出轨偷情。北宋自宋太宗起,就是旁系做皇帝,当然就是“外室”了。

但是,施耐庵又不相信真有“金匮之盟”,因而,书中以“虚钱实契”予以质疑。既然没有“金匮之盟”,那么,赵光义就涉嫌谋*亲兄,篡夺了皇位。所以,梁山的假火并,隐藏的就是这场真火并。

或真或假,施耐庵在书中写得十分客观,并未下定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施耐庵认为,“烛影斧声”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是北宋灭亡的总根源。

水浒传第二十回批注,水浒传第二十回好句批注(7)

为何说梁山的火并隐喻的是北宋灭亡的真历史呢?问题就出在梁山的四任寨主身上。

因“王婆”强媒硬保,刘唐下书导致宋江*惜,因而成为梁山第四任寨主。杜迁、王伦、晁盖、宋江意味着杜太后迁转了北宋皇位传承世系,原本只有做王资格的人轮流做了皇帝,改朝换代而断送江山。

因为“王婆”强媒硬保,大宋“断送江山”,刘唐下书引出的就是“断送江山”之人。所以说,没有“王婆事”,就没有“郓城县月夜走刘唐”的故事。

水浒传第二十回批注,水浒传第二十回好句批注(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