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感余怀颈联赏析,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颔联赏析

首页 > 房产装修 > 作者:YD1662023-07-30 23:14:18

余怀(1616~1696),清初文学家。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晚年自号鬘持老人。福建莆田黄石人,侨居南京,因此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与杜浚、白梦鼐齐名,时称“余、杜、白”。

余怀生活的时代,正是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他的一生,经历十分曲折。曾作词借喻自己虽有诗赋小技,但生不逢时,伟大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写出作者四十九岁时的感遇和平生伟大抱负未能施展的愤懑心情。

(一)

沁园春·和刘后村

老去悲秋,菊蕊盈头,竹叶盈杯。

正洞庭木落,宫莺乍别;

楚天云净,旅雁初回。

天许闲人,人寻韵事,高筑栽花十丈台。

催租吏,纵咆哮如虎,如我何哉。

东篱更葺茅斋。邺架上藏书万卷堆。

叹年将半百,须髯如戟,

运逢百六,心事成灰。

莫话封侯,休言献策,只劝先生归去来。

平生恨,恨相如太白,未是奇才。

(二)

念奴娇·和苏子瞻

狂奴故态,卧东山、白眼看他世上。

老子一生贫彻骨,不学黔娄模样。

醉倒金尊,笑呼银汉,自命风*将。

楼高百尺,峨嵋地作屏障。

追想五十年前,文章意气,尽淋漓悲壮。

一自金驼辞汉后,曾共楚囚相向。

司马青衫,内家红袖,此地空惆怅。

花奴打鼓,声声唤醒瑜亮。

余怀有匡世之志,作为一个亲历明王朝兴亡而不胜黍离麦秀之悲的诗人,伤心惨目、百感交集!《金陵杂感》正是一篇借六朝盛衰喻现实情事的怀古伤今、寄慨言志之作。

金陵杂感

六朝佳丽晚烟浮,擘阮弹筝上酒楼。

小扇画鸾乘雾去,轻帆带雨入江流。

山中梦冷依弘景,湖畔歌残倚莫愁。

吴殿金钗梁院鼓,杨花燕子共悠悠。

余怀才情艳逸,其诗词也有用笔较为深细,悠情绵邈的一面。作品情感凄怆,词采清丽。

由画溪三箬至合溪

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

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

箬水长清鱼可数,篁山将尽鸟空啼。

桃源不是无寻处,枫叶纷纷路转迷。

关于余怀的生平,史料上仅有零星的记载,多散见于他人诗文别集,余怀三十岁前,他熟读经史,学识渊博,有匡世之志。三十岁后,随着清军占领南京,余怀因而家破人亡。随之而来的,是满族统治者强制推行剃发与更换服制的种族文化专制政策。抵抗没有力量,投降无法接受,唯一的出路,就是以道装为掩饰,流亡他乡。长时期的颠沛流离,是他这时期生活的主要特点。从顺治年间直到康熙初年,他经常奔走于南京、苏州、嘉兴一带,以游览为名,联络志同道合者,进行抗清复明的活动。留存至今这时期余澹心的诗歌,在宣泄丧家失国的悲痛、表述抗争复国的壮志,以及流露期盼胜利的心情等方面,均有大量的篇章。

尾记:送给自己的一句话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