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时知县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每回人物形象

首页 > 房产装修 > 作者:YD1662023-10-26 20:08:44

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是这么叙述沈琼枝的故事的

沈琼枝,是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许配给了扬州富商宋为富。父女二人来扬州准备完婚的时候,却发现他们上当受骗了,宋为富只是想要纳沈琼枝为妾,并不是想要明媒正娶。

沈琼枝独自来到了宋家,想要与宋为富理论一番,没想到宋为富自知理亏,给她来了个避而不见。沈琼枝在宋为富家住了几天,然后就带着宋家的一些金珠宝贝和几件衣裳,偷偷地逃到南京去了,靠着卖刺绣和诗文为生。

宋家将沈琼枝告到了江都县衙,江都县衙将公函发到了江宁县衙,江宁县的衙役很快就抓到了沈琼枝。

沈琼枝向江宁知县述说了自己的冤情,江宁知县却表示,具体的案情,将来会有江都知县来审理,他对这个不感兴趣。倒是听说沈琼枝的文墨很好,希望她能当堂作诗一首。

儒林外史时知县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每回人物形象(5)

沈琼枝让知县出题,知县指着庭院中的一棵槐树说,就以此树为题吧。沈琼枝不慌不忙,很快就作好了一首七言八句,而且“又快又好”。

江宁知县又翻了翻沈琼枝的行李,在里面发现了南京名士送她的程仪、诗集,以及她与南京的一些名士之间的诗词唱和。

最后,江宁知县派人把沈琼枝押解走了,并且附上了自己写给江都知县的一封密信,希望他能把沈琼枝开释罪责,归还给她的父亲,让她自行择婿。

吴敬梓对袁枚的美化

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江宁知县,对沈琼枝的案情并不关心,反倒对她的诗才很感兴趣:“你这些事,自有江都县问你,我也不管。你既会文墨,可能当面做诗一首?”

儒林外史时知县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每回人物形象(6)

吴敬梓舍弃了原版故事中,袁枚对才女张宛玉的不信任的情节,反而让小说中的“江宁知县”,更关心沈琼枝的才华。这就使得小说中的江宁知县,有了爱惜人才的美德,间接地也表现出了袁枚,并不是一个只关心乌纱帽的俗人。

袁枚对张宛玉的案情进展,其实也是不怎么关心的,他是等到山阳知县来访的时候,才顺便问了一下。但《儒林外史》中的江宁知县,可就是沈琼枝的救命恩人了。他凭借着自己是江都知县的同年相好的关系,主动帮助沈琼枝摆脱了牢狱之灾,让她重获自由。

袁枚,是张宛玉事件的当事人,他只是在自己的《随园诗话》中,如实地记载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已。吴敬梓却是一个小说家,他可以任意撰写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时知县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每回人物形象(7)

但吴敬梓在自己的小说中,充分地美化了这个与自己关系有些不睦的江宁知县袁枚。他不以自己的感情,好恶为出发点,而是根据自己作品主题的需要,来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理想化的描写。

鲁迅认为,小说《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公心讽世”的小说,其作者的“公心”,由此也可见一斑。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