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自己买来吃,不必选年份特别久的。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果冻猫
是不是有种玄学的味道?你别急,一切商品的文化价值,都建立在它本身的物质属性上。普通陈皮看似廉价,实则制作颇费功夫;一块陈皮,从生长、陈化再到上市,更要经历重重磨难。
陈皮制作的第一步,便是摘果。新会陈皮必须使用当地的茶枝柑,夏末摘一次,称为“小青柑”;重阳节后摘一次,称为“二红柑”;冬至前后再摘一次,称为“大红柑”。
网红“小青柑”,陈皮与普洱的绝妙碰撞。图 / 视觉中国
先说小青柑,它是还没成熟的茶枝柑,去掉果肉后填上普洱茶,晒干了便是“小青柑茶”,也叫“柑普茶”。二红柑,就是果皮变成黄绿色的柑,这时它成熟度刚好,是晒制陈皮的最佳原料。大红柑,内外已彻底熟透,同时历经风吹雨打、所剩无几,以它制成的陈皮,价格最贵。
你别小看这摘果,既要讲时令,又要注意技巧;果皮稍有破损、品相不佳者,就是当肥料的命。
上:二刀法,快但品相略差; 下:三刀法,慢但品相更好。 图 / 视觉中国
第二步,是最关键的开皮。在新会传统工艺里,开皮有两种技巧:更快速的“二刀法”,和更费工但品相好的“正三刀”。这两种刀法,都要让柑皮与果肉分离后,既均匀对称,还要避免划伤果肉——沾上果汁的柑皮,品相直接劣化,约等于废弃。
这种手艺,是机械无法复制的。一代代的新会人,就这样一代代传承着刀法,做最好的陈皮。
入秋后的新会,必然是满地陈皮。图 / 视觉中国
第三步,是晾晒。被完整剥下的果皮,要先底朝上、晾晒6个小时,以让水分蒸发;之后再全体翻转,进一步蒸发水分,直到自然干燥。新会陈皮不需要烘干,更不搞什么除湿设备,必须自然晒干。这时候若下雨(在岭南是常事),淋到雨水的柑皮,基本报废。
第四步,是陈化。先将柑皮串起,悬挂于灶台之上,锅中放蜂蜜,灶中烧柴火。就这样上面陈皮、中间蜂蜜、下面干柴烈火,天天这样一边熏一边炼蜜,让炊烟裹挟着蜜香,与柑皮耳鬓厮磨、日夜缭绕,直到柑皮变黑、焕发光泽,就可以准备装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