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取消公摊面积”成为热门话题。有政协委员建议“在商品房销售中附加公摊面积是普遍现象,最可怕的是公摊面积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约束。国家取消公摊面积,可以将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实用面积之中,让老百姓明白付费,放心购房。”
公摊面积不透明一直受到购房者的诟病。山东青岛某楼盘因为惊人的公摊面积上了热搜,原本122平的房子,实际套内面积只有62平,公摊接近50%。
实在是太离谱了。
很多人也很反对公摊面积,自己辛辛苦苦赚钱买了房子,房价这么高,买的房子还有一部分面积不能使用,但是照样要花钱买,心里不平衡了。
01
什么是公摊面积?
我们用月饼的举例子,我们买房就好比是买月饼,连饼带盒,就是建筑面积,楼里有一些空地,你要和邻居共享,共享的空地,你要出现分摊,你摊的这部分,就是公摊面积。不算公摊,你房子的大小就是套内面积,再把里面的墙敲掉,剩下的就是套内使用面积。
一般来说,80平的房子,套内面积只有60平左右。
02
为什么会有公摊面积?
这是李嘉诚在90年代的香港首次实施的概念,以前香港的房子都是整栋出售,这样很难有人能买得起,所以后来出现了一层一层卖,分户卖的先例,但是这就有一个问题,公共区域按户卖和按层卖是不一样的,按层的话,每层的面积是一样的,公共区域每个人分摊就行了,可是按户卖就不行了,每一个户型的样子,占用的面积都不一样,如果平均分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纠纷,所以就出现了公摊,公摊就是大家按户型的面积分摊,你房子大就多分摊一点,你房子小,你就少分摊一点,之后这种方法在香港迅速普及,并被引进到内地。
自然而然,这就成了约定的做法。
目前针对公摊面积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因此,公摊的比例基本由开发商来控制,规划部门审批即可。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价格相同的两个商品房项目,很有可能因为公摊面积的原因就差出一个房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项目在销售的时候都把得房率当作一个卖点。
但一般有以下指标可以参考:
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约为7-12%
7-11层住宅公摊率约为10-16%
12-33层住宅公摊率约为14-24%
别墅类的公摊率约为1-8%
一般来说,总楼层越高,实际的面积就越小,公摊就越多。
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提到取消公摊面积。
不过,住建部在新规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这也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房屋应由套内面积来进行交易。2003年12月1日开始执行的《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中也明确,预售商品住宅实行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在2008年修订时则进一步明确:新建商品房转让应当按照套内建筑面积计价。但是,目前具体在销售环节和生活计费比如物业费征收方面,北京还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房屋产权面积,并且政府征收税收、物业收费以及一些企业部门收费都是按照建筑面积这一标准进行计费的。
除了公摊面积存在信息不对称外,在交房之后,由公摊面积衍生而来的物业费、取暖费等支出也引发了很多争议。物业公司服务的只是公共面积,而并不入户服务,居民室内卫生和设施维修都由居民自己承担费用,这样的收费极不合理。
03
为什么不能取消公摊面积?
相信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能取消公摊面积?如果100平房子,单价2万,20%的公摊面积,也就意味着40万要花在公摊上,自己还不能使用,想想就很亏,所以大呼要取消公摊。
取消公摊了房价就能降吗?
我们来想想经济学原理,你买一箱苹果,但是不要箱子,价格会便宜吗?水果店老板告诉你不会,箱子的价格已经算在了苹果里面,没有箱子,苹果的价格会更贵。公摊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公摊,你原来2万一平的价格可能要涨到2.5-3万,物业费也可能从一块五变成一块八,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但是你要付出的成本大大增加。
其实,公摊本身没有好坏的,公摊越高,居住环境就越好,但是也意味着实际面积越少,公摊越低,实际的得房率就越高,但是也意味着居住环境的缩水,钱只有一份,永远要在更好的环境和更便宜的价格之间取舍,如果完全取消公摊,就可能出现另外一个极端的副作用,不用考虑公摊,只追求套内面积,公共区域可能会偷工减料,或者没有那么多设施配套,楼梯间只能进一个人,电梯只能挤进两三个,最后的结果就是舒适度会大打折扣。
不过,客观来说,现在新闻里出现的夸张的公摊面积,确实不合常理,开发商在前期设计时就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买房者在看房时要注意了,正常范围内的公摊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公共空间,这其实是个买房的观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