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铜缸
根据传教士邓玉函的描述,激桶包括一个水箱、两个出水筒、两个入水筒、压梁与出水管等构造,每当发生火灾时,一人持出水管将水喷向起火点,再由几人控制压梁,通过下压使得活塞将水不断抽入再喷出。通过激桶,几个人便可以完成之前数百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只要有充足的水源,便可以让水喷洒到很高很远的地方,且强劲的水力可以很快灭火。
中国激桶
二、建筑本身的防火特性古人是具有大智慧的,尤其是修建房屋方面。就消防而言,修筑紫禁城的工匠与设计师清楚地考虑到,如此庞大的木制建筑群必定有巨大的火灾隐患,因此首先要确保的便是宫殿里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因此他们特地开挖了“内金水河”。
内金水河
这是一条从紫禁城西北角流入紫禁城,并途经武英殿、太和门与文渊阁等建筑物,最终从东南角流出的河流,全长2000多米。其用途并不只是作为休闲之地,而是“恐意外回禄之变,此水实可赖”,在明清两代数十次大火中,多亏了内金水河提供的大量水源。
内金水河
除却河流,紫禁城内到处有井口,除为宫内人提供日常生活用水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用于火灾时救火。在紫禁城的要冲之地,工匠们还特意修筑了用具有防火特性材料建成的“防火墙”,至今防火墙依旧存在,从外表看这些防火墙与普通的墙壁没有任何差异,但无论是梁、柱、斗拱还是椽子等,全数是用石头筑成的。雍正时期,为防止火灾的发生,雍正特意下令将御膳房等做饭地点周围的宫殿全数进行改造,将宫殿顶部的椽子、梁头与斗拱等木制品全数用防火材料进行涂抹,并将其命名为“风火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