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水坡遗址龙虎鹿鸟图案
此遗迹震撼地向后人展示——当时的先民,已熟练掌握了“圭(髀)表侧影”和“北斗建时”的全部理论及操作;对于“天文(纹)”依然形成了系统认知;“人乘龙”表明“灵魂升天”的原始宗.教已形成;“东宫苍龙”“西宫白虎”星宿理念清晰完成,南北星空的星宿概念亦在形成中。
就是说,距今6500年的时候,上古先民已将东方星空的七宿象形为“龙”,而将西方星空的七宿象形为“虎”。
把“西宫”称为“白虎”,大概要晚得多,约起于西周成于春秋。因为,“五方”配“五色”理念,在此时才成熟起来。
西水坡遗址第三组图案
《礼记.曲礼上》云:“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疏》曰:“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星宿名也。”
“虎宿”居西,遂称“白虎”。
实际上,“西宫”的“奎、娄、胃、昴、毕、觜、参”,兼含“中外”共五十四“星官”。古人以为“白虎之象”的,实为“觜、参、罚”三星官组成。
《史记.天官书》云:“参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下有三星,兑,曰罚,为斩艾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小三星隅置,曰觜觿(xi),为虎首,主葆旅事。”《正义》注:“觜三星,参三星,外四星为实沈,为白虎形也。”
“觜”为虎首,准确说是“虎口”。“觜”是“嘴”之本字。
“参(shen)”星,本指横列的“三星”。“参”即“三”,是“叁”的本字。“参”三星与其外的“实沈四星”,加上上述的“觜”三星和其下的“伐三星”,组成了完整“虎形”。“实沈四星”是左右肩股,“伐三星”是虎尾。
“参三星”是“虎”身主体,司马迁称之为“衡石”。这大约其恰处太阳视运行轨迹“黄道”的最西端有关。“黄道”最东端为“东宫苍龙”的心宿二“商”星,即“大火星”。“参”“商”二宿,从不见面,“商”星从东方升起之时,“参”星必已没于西天。所以杜甫诗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上古先民,将“参”“商”二宿作为授时主星,即《汉书.律历志》所说的“日月初躔,星之纪也。”《诗.唐风.绸缪》曰:“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这是说“参”宿当空,天就凉了,要提早准备过冬的薪柴。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了“高辛氏二子”神话,说古时候高辛氏的两个儿子“日寻干戈,以相征讨”,于是天帝怒,让二人分管“商星”和“参星”,叫“实沈”的儿子“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或许,卜辞中的“帝虎”,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