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对包括乙草胺在内的绝大多数的除草剂都较为敏感,如果土壤中除草剂残留量较大或者附近的地块产生除草剂飘移,对新栽植的桃树苗来说,轻则导致发芽抽条缓慢,生长势弱,重则引起树苗死亡,导致成活率降低;而对成苗桃树来说会导致叶片发生黄化,新梢与叶片死亡,并且会诱发流胶;如果做过后发生除草剂危害,则会造成果实发育缓慢,品质下降甚至落果。
因对措施:在建园时选择3年以上没有施用过除草剂的地块,在栽培过程中,要避免田间使用除草剂,同时要避免旁边地块使用除草剂造成飘逸,如果难以避免则需要在两侧栽培高杆的高粱、玉米等作物予以阻隔。
有机肥是能为桃树的生长发育提供全面的养分,并能缓解土壤过酸过碱对桃树根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可以疏松土壤,为根系的生长创造保水保肥能力和透水透气性都较为适中的土壤环境,而更重要的是,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最终结出的桃子的口感风味品质,以上这些作用都是化肥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如果有机肥不足,桃树更容易出现缺素症,并影响桃树的产量和品质形成,从而降低栽培效益。
应对措施:首先是在建园整地的时候要施入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每亩的用量可以达到10000kg左右,如果是砂型偏高或是黏性偏强的土壤,有机肥的用量可以适当增加。有机肥以农家粪肥为宜,较少含盐量过高、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商品有机肥的施用。另外,在栽培的过程中,每年在果实收获结束之后,都要再进行有机肥的追施,每亩的用量应不低于5000kg,还可以通过行间植草,并定期刈割然后翻耕入土的方式来培肥地力,这种方式在以生产精品水果著称的日本普遍采用。
如果上一年的树体养分积累水平高,那么花芽分化的数量就较大且质量较高,在开春如果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成果率就会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果农会加大桃树的负载量,以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收益,如果水肥管理适当,确实能明显提高当年的产量水平,但是这样会使树体的养分消耗较多,而积累不足,这样就会影响当年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下一年的产量水平,这也就是果农朋友通常所讲的“大小年”现象。
应对措施:即便是花量较大且肥水与光照和温度条件适宜的年份也应确保合理负载,不盲目加大留果量,从而保证桃树在年际之间产量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