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上下五千余年,所沉淀的智慧结晶不计其数,《易经》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名中带“易”字,《易经》却并非寻常人所能轻易探索的。
天地造化,世间万物,《易经》当中所包含的自然法则和辩证哲学,实在不是常人所能领悟的。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若是从其享誉盛名这点来说,《易经》本该是被大力推广,人手一本才对。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如此高深之书,并不适合做普及教育,而在这一点上,国学大师南怀瑾也曾发表过类似的言论。
在南怀瑾的口中,只有一流智慧之人,和从未读过书的人,才适合钻研《易经》。
南怀瑾
那么,令南怀瑾做出此等论断的原因,又是为何呢?南怀瑾的话,又是否真的有道理呢?
关于《易经》“易”者,一为“变易”、二为“简易”、三为“不易”。其中“变易”为变化之道,讲的是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理。
有刚柔相推而变化,又由变化而生吉凶悔吝,在刚柔二爻交错推荡之中,自有无穷变化。
“简易”则讲阴阳,一阴一阳之中囊括了万事万物之理,天对地,上对下,前对后,有阴便有阳,阴阳之间既相反又相成,因此,阴阳之道便为天下之理。
“不易”讲的却是规律,总是寒来暑往,四季交替,纵使月缺月圆,日升日落,纵使千变万化,也都有着其既定规律。
因此,有“变数”便有“定数”,有变化便有规律。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为天地大道。
无论是否涉猎过《易经》的人,想必都听过那句经典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而这句后面的,大家可能就有些陌生了,那便是:“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以上这段话,便是对“易”的总结。很遗憾的是,尽管《易经》传于世,却并不完整。原本的《易经》应当由《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