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关于人性的文章可谓是连篇累牍,但人性究竟有哪些内涵却少有人论及。西方有一句很有名的格言:“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无不具有。”既然是“一切”,可见人的特性并非是单一,应该是很多。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曾经说过一句有趣的话:“如果打开你的内心,你将看到里面是一大堆各种各样坏的情欲。”这是有关人性内涵的一种说法。 孟子是极少的对人性的内涵做过归纳的人,他认为人性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端,人有此四端犹其有四体。荀子认为人性自私自利,*无止境。斯多葛学派把人性看作是健全的理性和道德。宋明理学把人性看作是天理。斯宾诺莎认为*即是人的本质自身,他还说每个人都尽最大的努力保持他自己的存在。爱尔维修将自爱看作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一切*、一切感情都是自爱作用的结果。
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并不能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对人性到底有哪些内涵依然是莫衷一是的感觉,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性论的不成熟。
那么,人性的内涵又是什么呢?显然,科学的人性论所需要的人性的内涵不是那种只鳞片爪的东西,它所需要的是规范的、较为完整的、思维缜密的、更为接近真实的、更有利于揭示真理的一个表述。
下面是我就此所作的思考,权当是抛砖引玉吧。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的对立统一体是人性永恒的内核。关于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后面有专门的章节讨论,这里不便赘述。我想在这里指出的是这样三点:首先,人在本质上是一种高智能、高情商的有机物质生命体,人的全部努力和终极关怀就是使自己处于更好的生存和生存延续的状态,不绝的需要、无尽的*和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生存资源的匮乏与相对匮乏,是人类永久的旅伴、无解的难题,也是利己性赖以产生并与人类长相厮守的根本原因。其次,人性与自有生物群体以来的生物社会、人类社会密切关联,在这个意义上,人性等同于人的社会性。假如人类自古以来都是以孤独而又封闭的状态存在的,那么,人性的很多内涵比如利他性将不复存在,当然这不会是现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愈是孤独而又封闭存在的生物,其作为生物的本性必定是更加简单的。正常情况下,人总是以社会人的状态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联系又总是与人的生存利益相关,所有这些联系都包含着复杂的利己与利他的性质。在这方面,卢梭的感觉是很敏锐的。他曾经写到:“到现在为止,我的爱弥儿是只管他自己的,因此,他向那些同他相似的人投下的第一道目光,将使他把他自己同他们加以比较;这样一比,首先就会刺激他产生一种处处要占第一的心。由自爱变成自私的关键就在这里,因自私而产生的种种感情也就是在这里开始出现的。”再次,人性中的其它内容无不受到利己性和利他性的制约,包含有利己、利他的性质。例如,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无不与人的利他性相关,而其中的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又与道德判断、利益判断相关,从而又与人的利己性相关,并受利己性的制约。而荀子所说的嫉妒憎恶和*这些人性的内容与人的利己性更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是人性的核心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这个矛盾体中,人的利己性占据着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关于这些,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专门的分析。*、情感、自由、节制、良心、优胜心、同情心、责任心等是人性的重要内容。*是人们获取某种、某些生存资源或其它东西的愿望。就像人类视野最本质的特征是无边无际一样,人类*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无边无际。我们在为人类的视野广阔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在为人类*的无止境而感到忧虑。但是*绝不是我们要恐惧和诅咒的东西,而是我们要懂得和利用的东西,这是社会理论科学与愚昧的分水岭,勇敢一点,去藐视那些理论的高深、威严、神圣吧,相信真理总是简洁明了的,我们要做的仅此而已。
*意义在于为人类的一切努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说人是一台自动化的机械,*就是发动机。*是可以用度来进行衡量的,有适度的*,有过度的*。情感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联系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反应,在人体中发挥着信息机制的作用。人类的情感既丰富又复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恐惧与悔恨、自豪与自卑无不有之。即以情来说,就有爱情、亲情、友情等等。情感既有信息反馈的作用,又有行为评价和组织的作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其意义不言而喻。自由是事物自主运行的状态。自由作为人的本性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力图摆脱束缚,争取自主行动的倾向。这里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与限制和自律相辅相成的自由。人的自由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将人类打造成独立的、健全的生命体的同时赋予人类的。独立和健全为生命体获取自由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自由又是生命体生存发展的最优选择。一切独立健全的生命体都具有自由的本性。当我们遇到那些无力或不敢侵犯我们的野生动物时,它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尽快脱离我们的控制,这里体现的正是其自由的本性。人之所以具有自由的本性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人的思想和意志天生具备自由的、难以束缚的形态。人的思想和意志如同空气一样,无色、无味、无形,能够像风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任意地流动。对于人,能够施以桎梏,加以囚笼,可对于思想和意志,桎梏和囚笼是无能为力的。奴隶主对于奴隶的控制是残酷的,但奴隶至少还工的自由、逃跑的自由、反抗的自由,而死的自由更是人天生拥有的绝对无法剥夺的权力。黑格尔认为,精神将其自身当做自己的对象,因而是不假外求的、自给自足的,它无远弗居、无所限制,所以是自由的。正如重力是物质的本质,同理可以说自由是精神的本质。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为他接受了世界上的种种束缚,而不仅仅因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的束缚。比方有人免费为你提供衣服,不过对不起,衣服上得打广告,你穿不穿?假如你乐呵呵地穿了,这时你就失去了不为他人做广告的自由。有的衣服很紧身,但你受不了苗条的诱惑,硬是要穿,自然也就失去了宽松的自由。比起下面的事例来,上面说的就太轻松了。明末扬州城破,清兵屠城,死者八十余万。据史料记载,一个清兵,遇见近五十名青壮男子,清兵横刀一呼:“蛮子来!蛮子来!”这些人皆战战兢兢,无一敢动。这个清兵押着这些人(无捆绑)去*人场,无一人敢反抗,甚至没一人敢跑。到刑场后,清兵喝令:“跪!”呼啦啦全部跪倒,任其屠*。当时大体还是处于冷兵器时代,民与兵之间的实力差距有那么大吗?假使被*者中有百分之三十的人能拼死一搏,史可法能守住扬州也未可知。
有可能反抗,不敢反抗;有可能逃跑,不敢逃跑;有可能组织起来,却是一盘散沙,攻击的本能、自卫的本能、逃生的本能不知道那里去了。不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自由,而是自己不敢去争取自由,不是自己没有能力抵抗,而是丧失了抵抗的勇气,是自己麻木被动地接受了束缚,从而将生命的支配权交付给屠*者。人与自由和专制的关系也是如此。不是因为有了专制人们才失去了自由,而是因为人们放弃了自由才有了专制。人们生活在社会中,能够感觉到社会具有极其强大的力量,于是认为这力量就蕴藏在那可怕的利维坦的体内,蕴藏在帝王的权杖或玉玺中。其实这不过是暂时的事实和表象,而绝不是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的真实。人类社会所有的力量归根结底都蕴藏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体和思想中。在一个社会中,决定专制的力量强大还是人民的力量强大的不是独裁者而是人民,因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选择。独裁者之所以拥有可怕的力量,是因为被独裁者把自己的力量交付于独裁者,是因为人们选择了放弃自由。自由和独裁有个相互抗衡的关系,如果社会成员愚昧羸弱,或被暂时局部的私利所蒙蔽,就会依赖独裁者而交出自己的自由权,在制订社会组织规则的时候也会放弃对独裁者的制约,这时他们也就丧失了自由。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成员的素质和抉择。也正因此,洛克把个体人格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说:“人自身的个体人格朗照着人。它是人的最高本性和最高使命……,唯有当独特的不重复的个体人格进入这个世界,届时,这个世界的外观变化,也许藏而不显,不被人们觉察,但这个世界的内部却蔚成奇迹:世界进程被打断,一个光灿灿的方向被另辟了出来。”节制也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是和*相互制约的一对。人的恐惧感、焦虑感、羞愧感、忧郁感等等都是人性中节制本性的反应。良心是人体中存在的自发的褒贬和规范自我行为的一种功能,也是人性的重要内容。它的意义是凭借对自我行为的褒贬来规范自我的行为,防止自我对他人不适当行为的发生,以避免别人的报复,争取别人的协助,为自我的长远利益服务。优胜心是人们追求卓越的本性,这一点在人类的一切领域都表现的十分充分;同情心是人类同情弱者的本性;责任心也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进化出来的一种担当的本性,它们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以生命和肉体组织的形态存在,这是有关人的一切的根本基础。人以这种形态存在,必然要与自然界和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同时,这种存在也必然决定这种联系的性质。所以,霍尔巴赫说:“如果我们认识我们器官的作用,如果我们回想起这些器官所接受的冲动或改变,以及这些冲动和改变所产生的效果,那么,我们就会看到,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时常是命定如此的,这种定命就像支配着整个宇宙那样,也支配着我们这个特殊的体系;在我们身上,一如在自然中,没有一个结果产生于偶然。”他接着说道:“人从本质上就是自己爱自己、愿意保存自己、设法使自己的生存幸福”。他还引用塞涅卡的话作为注释:“所以人是生来就知道关怀的方法的,换言之,知道怎样关心自己和保护自己;谁若说不会关心自己或保护自己,那么傻子也会怀疑。”由于受到传统理论的影响,存在着一种认为人性是一种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事物的观点,这是对人性本质的严重误解。对于人性的理解,我们绝不能仅仅从空间的广度上去把握,也必须从时间的纵深上去把握,否则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性。正如奥勒留所说:“无论什么事情对你发生,都是在整个万古永恒中就为你预备好的,因果的织机在万古永恒中织着你和与你相关联的事物的线。”对此,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也曾指出:“人的社会本能,必定是人在很原始的状态就已获得了,甚至可能是类人猿祖先时期获得的,至今仍在激励着人们去做出最美好的行为。”人性的本质是人类在存在这个大背景下经历数以百万、千万年计的生存发展而沉淀下来的人的相关本能和社会性方面的经验结累,它蕴藏在我们的基因之中,一代一代地向下传递。它是人类整个既往的产物,从世界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人性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但从一个以数千年计的时段来看,它又是相对恒定的,即使有细微的改变也并不具备认知上的意义。人性的意义一如人类其它的本能,旨在于帮助人类的生存,它是人为自己生存发展储备的经验积累、路径规范。由于人首先是以个人的形式存在的,这种积累的传递也总是以个人的形式进行的,所以人性也是把为了个人的生存发展放在首位的。但人本身又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因此人性也是必然兼顾社会的。不过这其中的次序是不容轻视的。我们知道,个体和社会之间总是存在着种种的矛盾的,人性既为人的个体谋利益,又为社会谋利益,却把为人的个体谋利益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这就形成了人性的内在矛盾。人性在给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无比重要帮助的同时,也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无比困难的永远需要去解决的难题。
终于到了向那些空洞、贫乏、片面的像影子一样瘪三般的人性定义说告别的时候了,我们已经可以给出一个较为接近真实的更具学意义的人性的定义。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人性的本质是人类在存在这个大背景下经历数以百万、千万年计的生存发展而沉淀下来的人的相关本能和社会性方面的经验结累,它蕴藏在我们的基因之中,一代一代地向下传递。从世界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人性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但从一个以数千年计的时段来看,它又是相对恒定的。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的对立统一体是人性永恒的内核,*、情感、自由、节制、良心、优胜心、同情心、责任心等是人性的重要内容。人性不可以混同于阶级性,人性是人依赖基因传递的与生俱来的本性,而阶级性只能从后天获得,是人们依据占有生存资源的多寡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和立场。人性包含人类共有的本性和作为个体的特性,人类共有的本性处于决定的、支配的地位,个人的特性处于从属的地位。人性是为人谋取生存利益服务的属性,不宜简单化地以善和恶来标识和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