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海,才有上海。
文 | 河西
1955年,*到上海视察,在黄浦江上游览时,突然问了陪同人员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上海还有个‘下海’吗?”举座哑然,没人能答得上*的问题。
最后,还是他老人家自己提供了答案,他斩钉截铁地说:“有!”
是啊,既然有上海,那么下海在哪里?
上海之所以叫上海,是因为有下海才有上海,有下才有上,天经地义。名字之中,没有一个字是凭空出现没有来历的。
现在上海市虹口区昆明路73号有一座下海庙,当时夏海义王庙地处下海浦,长江船只入海处。那时候,从东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带全是渔村。渔民出海打渔,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有这座小庙应运而生。所以当时这里供奉的是海神妈祖和天妃娘娘,而现在则变成了观音。现正对庙门的马路就叫海门路,海门路,顾名思义,大海之门,就叫海门路。当时居民船民进庙烧香,常常提着篮子过桥,所以叫提篮桥,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吴淞江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叫下海浦,一条叫上海浦,黄浦江的“浦”,在吴方言区原意是人工小河。从这个字的意思你就可以看出,黄浦江这个名字,其实是个悖论,江是大河的意思,而浦是小河,何以两者会混为一谈?
黄浦江的原名是黄歇浦,黄浦江是黄歇浦与春申江名字混杂的叫法,而黄歇指的是战国时的春申君黄歇。
黄轩饰演春申君黄歇
宋代为解决吴淞江的泄水能力,在吴淞江两岸,大约每隔五里就会开凿一条进入吴淞江的大支流,这种支流水道称为浦。吴淞江两岸共有18个浦。
北宋郏亶著《水利书》:“松江之南,大浦十八,有上海、下海二浦”。
吴淞江在虹口区海门路段,南岸有一个浦,称作上海浦。南宋时设上海镇,元代建上海县,即取上海浦之名取名为上海镇。而与上海浦隔岸相望的北岸也有个浦,叫下海浦,却与“上海”这个名字失之交臂,而逐渐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上海浦与下海浦,这是江南河流命名的习惯,接近源头的支流称为里或上,靠近下游的称为外或下。下海浦于清同治年间被填没,成为了现在的海门路,即今北外滩的滨江绿地一带,依旧在焕发着新的活力,只是世人多只知北外滩,却不太了解曾经的下海了,只有提篮桥附近的那座下海庙还在见证下海的历史。
下海庙俗称“义王庙”。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一开始只有房屋九间,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间神庙。
嘉庆年间下海庙荒塌,由心意师太重修,此后作为一所临济宗的比丘尼道场,通俗点说这是一间尼姑庵。
相传心意师太至98岁高龄时,交法成师太继任主持,之后又陆续增建前殿等二十余间房屋殿舍。
抗日战争初期,下海庙房屋被日军炮火全部焚毁。1941年起,由觉莲募资重新修建,至解放以后,基本保持原有规模。
2012年,经过重修的下海庙重新对外开放,让这段上海的历史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与下海一起被人们遗忘的是吴淞江。吴淞江,就是松江,这就是松江区的名字由来。
苏州河(吴淞江上海市段)明明在上海为什么叫苏州河,跟苏州有什么关系?苏州河之名,始于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部分爱冒险的外国移民由上海乘船而上,溯吴淞江直达苏州,就顺口称其为“苏州河”。
在苏州河畔,有一座建筑,像一座咖啡色的巨型山岳矗立在苏州河流入黄浦江的交汇处。在解放前,这是上海仅次于国际饭店的最高建筑。它的名字叫百老汇大厦(即今上海大厦)。1934年春季竣工,由英国建筑师法雷瑞设计,为英商投资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