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环境是比以往任何时期的竞争都要剧烈,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竞争中,没有谁永远是胜利者。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只以胜利为自己的唯一价值标准,那么当面临失败的时候,他可能就会产生种种荒谬的行为。
- 让孩子自负、输不起
几年前发生的药家鑫案大概大家还记得,这本是件很小的交通事故,却演变成故意*人。
作为一个足够优秀的大学生,他是学生群体中当之无愧的胜利者,而这次交通事故会让他过去的所有胜利都附注一旦--他太优秀了,优秀到输不起。
在庭审过程中,为他出庭做证的家人和同学,拿出了一大堆奖状、证书,证明药家鑫是个“好孩子”“优秀学生”。殊不知,正是为了维护“好”的形象,害怕事情败露,才使药家鑫看见受害人记车牌时陷入恐惧,瞬间做了一个可怕的决定:*死受害人,掩盖自己的过失。
后来我们了解到,药家鑫的父亲家教甚严,不允许药家鑫犯错。只要他犯错,非打即骂,且言语尖酸刻薄,使药家鑫一度想到自*。
有一次因为犯错,药家鑫被父亲关进地下室一个多月。这样的经历使药家鑫形成了压抑、懦弱的性格,他非常害怕自己出错,更怕犯了错被父母责罚。*人现场虽然只有药家鑫和受害者两人,但药家鑫头脑中那份“输不起”的思维可以说是他*人的主要推手。
- 让孩子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包容心
争强好胜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眼里自己就是最强,自己也理应是最强,他们不会替别人着想,更不用谈与他人合作。
而作为成熟的大人,我们自然明白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但对于好胜心过强的孩子,在他们眼里只有输和赢,合作二字,根本不在他们的字典之内。
他们会把别人都当做自己的假想敌,他们缺乏宽容心,不能包容别人,从而导致团队意识非常薄弱。
在电影《少年的你》中,恰恰就是因为这份争强好胜所带来的缺乏包容心,让成绩优异的魏莱,做出对陈念的种种霸凌行为,魏莱的思维里面不存在“共存”二字,不是你输就是我赢,而且必须是“我赢”,因为输了,我就什么都不是。
- 让孩子自我压力过载
压力是可以变成动力的,但压力过大,心是会被压垮的,最后就会以种种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
9岁孩子,因为压力过大突然失明;15岁高中生,跳楼自*;7岁女孩,医院走廊边打点滴边写作业;
而今年1月份一对上海小夫妻2岁半的儿子,突然出现秃顶现象,经检查发现秃顶竟然是因为压力过大。谁能想象,一个2岁半的孩子,会有什么压力?
孩子母亲为了让孩子顺利进入一家知名幼儿园,给孩子报了5个兴趣班,对一个2岁多的孩子,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一定要努力考上!
面对错误的教育,家长们可以如何帮助孩子修复?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就已经赢了一半,但何谓不败之地?不败,不代表着赢!
这话看起来很矛盾,但实际上,真正的不败是有着强大的应挫心理,即便输了,也不放弃自己。
要让孩子做到“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样教育孩子?
- 强调过程,而不是强调结果
战果,往往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标志,而真正让人成长的,恰恰是获得战果之前的这份经历。
当我们过分强调结果的时候,孩子就会主动地忽略奋斗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酸甜苦辣,忽略掉来自生活的、属于他自己的最真实的体验。
所以,请和孩子强调他的努力过程,至于结果如何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