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俄罗斯的主要港口中,远东的几个港口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沙俄的行政中心和人口聚集区始终是在俄国的欧洲部分。建设了太平洋港口,总需要把它与俄国的传统区域连接起来,为了尽快贯通东西,沙俄首先想到的便是修铁路,而历时13年修建的从莫斯科到海参崴9288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至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之一。
▲1912年修建的卡马河铁路桥
多个大手笔的基建工程,自然会需要很多人力。以吃苦耐劳而著称的华工就成了在远东地区归属沙俄后,第一批移民来到这里的华人。
▲20世纪初的海参崴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华人来远东搞基建呢?其实沙俄政府当然更愿意鼓励俄国人自己移民到远东来参与建设,刚刚新占的地盘,依靠本国移民来稳住阵脚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无奈远东地区离欧俄地区实在太远了。在没有便捷交通、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很难动员本国人口移民到这里。虽然在1861年,沙俄就出台了《阿穆尔州和滨海州移民法令》,想通过减免税收、提供土地的方式吸引本国公民,但仍然收效甚微。
顺便说一句,阿穆尔就是俄国人对黑龙江这条河流的称呼。有趣的是,我们甚至可以将中国黑龙江省隔河相望的这个俄罗斯行政区意译为“黑龙江省”(音译当然还是阿穆尔州)。
最终来参与远东地区开拓和建设的,还是跨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而来的华人,他们大多来自我国东北和山东等地。
有数据显示,当时俄国沿海边疆区中大多数行业都是华人劳工为主。其中硅酸盐行业华人劳工甚至到达九成以上。森林产业、港口工业的华人劳工占比也都超过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