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西兰毛利民族中出现了很多和欧裔白人通婚后的混血儿,他们也以毛利人自居
上帝的杰作和人间仙境——倒霉的荷兰人和成功的英国人17世纪是荷兰人的世纪,英国人曾经的死对头、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在17世纪的大海上四处横冲直撞。
1642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想要拓宽拓宽业务,开辟更多的殖民地,于是乎他们派出以塔斯曼船长为首的小船队一路奔向“地图外的空白世界”、蔚蓝深处的“南方大陆”(Great South Land这是荷兰人对澳大利亚的叫法)。
塔斯曼(约1603年-1659年),荷兰航海家、冒险家,他是第一个发现新西兰的欧洲人,因此而闻名世界
荷兰殖民者登陆澳大利亚后,觉得这里干旱、贫瘠,索性继续向南航行,直到他们在船头眺望时发现了一块翠绿的土地,荷兰人惊异于新西兰的美丽,称之为“上帝的杰作”。然后他们又觉得这里和荷兰的“西兰省”很像。于是乎,新西兰有了今天的名字——“新西兰”(New Zealand意为“新的西兰省”)
然而荷兰人摩拳擦掌正准备登陆时,在新西兰西海岸地区遭遇了毛利渔民,双方缠斗,在勇武异常的毛利人打死了4个荷兰水手后,荷兰人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后悻悻而归,塔斯曼后来还被荷属东印度公司认为是“没有发现宝藏也没有创造利润”。
塔斯曼海就是以荷兰探险家塔斯曼命名的海
而真正左右了新西兰命运的还是英国人。
18世纪60到70年代,英国海军的库克船长三度(另说为5次)探险新西兰,他敏锐地觉察到新西兰可能会成为“大英帝国的南海疆”,事实上,库克才算是新西兰真正的开拓者和发现者。他绘制了航图,并记录了新西兰的社会生态,发现这是一个“没有政府的原始社会”。
詹姆斯库克(1728-1779年),英国海军军官、探险家、航海家,也是最早发现夏威夷的欧洲人,死于夏威夷
库克应该是这样想的:“这地方我们不占,迟早也会被别人占领的”
1777年,新西兰第一次出现在西方人的地图上,从此开始,新西兰的命运发生了转变。欧洲移民开始蜂拥进入新西兰,他们主要是捕鲸者、伐木工、传教士、商人、劳改犯、海豹猎人等等这些带着特殊目的而来的人,一开始和毛利人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互相发现了彼此的存在,客观上相处较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