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人和孺人意思,孺人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5 04:00:43

在零陵农村乡下石岩头、珠山、水口山一带中元节又叫“七月半”,也叫接菩萨(在零陵农村乡下把逝去的先人都叫菩萨以示敬重,接先人,故又叫接菩萨)。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我们农村乡下中元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因此,这个节日显得十分重要,而且时间跨度也大,从7月12一直延续到7月15日。

记得儿时,时间一到农历七月,母亲就告诉我们说,七月阴气重,要我们早晨外去晚些,下午回来早些,晚上不要出去。还要我们不要说一些死啊、短命啊、成人不得啊等不吉利的话,而且要我们晚上不要吹口哨,不要照镜子等等。小时的我不知道个中原因总想寻根究底。母亲也吞吞吐吐。问多了,母亲就训斥我们,说,叫你怎样做就怎样做,问那么多干什么。

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传说7月是开鬼门关的月份,死去的人不再受小鬼的约束,他们可以到人间四处活动,有后人的就被后人接回,接受祭祀供奉。没有后人的就成了孤魂野鬼,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白日阳气重他们躲在暗处,而一到晚上他们就四处游荡,到处窥视,还会发出尖叫、吓唬小孩和病人,特别是爱向口哨声处去。母亲生怕我们撞上,因此就提出了许多忌讳,要我们小心谨慎。母亲的拳拳爱心溢于言表.。

记得儿时,在我们农村乡下石岩头、珠山、水口山一带接先人是7月12日,吃过早早饭后,母亲叫我们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把东西叠得整整齐齐,然后母亲洗刷好茶罐后,熬上新茶,再摆上花生、柑橘、糖等果品,燃香化纸鸣爆竹、念念有词的郑重迎接先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祭神如人在,大人是真正的把先人当着是活人归家。

先人回家后,从12日的中午开始,就三餐供奉,供奉的物品,三个酒杯,三双筷子,盛一次的一碗饭。还有一块笼过无数次的肉(那时农村困难,母亲就购买半斤肉,每餐就笼在饭锅里热热后,每餐拿出来供奉),记得儿时,没有供奉先人前,我们再饿也是不能先吃的,否则,是对先人的不敬,会挨大人责骂。这样一直坚持到15的早餐

农历7月14是一个家家蒸粑粑、万户*鸡鸭的日子。过了7月14,先人7月15日吃过早饭就要走了。为了给先人礼品,好好的招待先人。7月14这天,家家*鸡宰鸭,还包糯米粑粑。记得儿时,7月14的上午,母亲用碾碎的糯米粉合上水后反复的揉,然后将其捏成一小团一小团,贴在洗干净的柚子叶或高梁叶上,再放进锅里蒸。一时间粑粑和柚子的香味儿飘向九天云霄,也弥漫田野山岗。大半个下午,母亲把平常舍不得吃的土鸡*掉,再要我们从地里摘来辣椒、黄瓜、苦瓜等小菜。母亲并要我们去告诉爷爷奶奶,请他们一起来家吃晚饭。

中元节的晚餐饭菜较平日丰富得多,桌上还摆上粑粑,但因为是供奉先人的,这个节日不同往日,大家都比较严肃,更没有人高谈阔论,大家也不嘻嘻哈哈。只是默默的喝酒、吃菜。吃完饭后就是写票、化票了。

写票就是每一个生人给家里逝去的先人写一张票,票贴在冥纸上,票的内容是右边写的是孝子、孝孙XX(具票人与受票人按辈份进行抒写)中元节具票一串化上,左边写的是XX老大人或老儒人(男的称老大人,女的称老孺人)九泉受用。因为生人多、逝去的也不少,常常父亲写票些2、3个钟头才能写完。票写好后就是化票。

化票前父亲先用石灰画一个圈,这圈就好似孙悟空金箍棒画的一个圈,听母亲说,画了圈后,烧起的票只有写了姓名的先人才能领取,其他的孤魂野鬼看着干瞪眼进不去,否则,如果不画石灰,烧纸钱时,其他游荡的野鬼就会来抢钱。化票时,一家人围在一傍,母亲念念有词,意思是请先人保佑后辈平安健康,无灾无病,保佑家里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票烧着时,不去挪动,听大人说,一挪动,那钱就烂了,先人领取不好在阴间用。

水有源,树有根。无父何怙?无母何恃?除了写票、化票,送票也是个很重要的内容,送票的常是外嫁出去的女儿,她们不忘爷爷奶奶或父母的养育之情。平常时间纵然再忙,但7月半(7月12——14)一定会回娘家,她们捉一只鸡、包一封糖和上写好的票一起送到娘家。鸡是给票上割血的,糖是给先人当礼品的,票是化给先人阴间用的。

过了14日,15早上,农村主妇做好早饭供奉好先人,然后盛上新茶,摆上水果、粑等物品,请先人喝茶后,燃香化纸、放起鞭炮后,才把先人送走,中元节方告结束。

时光飞快,儿时的我如今已是中年,当年祭祀先人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居住城内的我没把中元节当成是先人真的回来的日子,我没有烧香化纸祭祀。但儿时父母祭祀先人、接菩萨、供菩萨、写票、送票、化票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中元节又到了,我希望父母等先人真的有灵,能够回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