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知识点总结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7 00:16:24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直射赤道,开始向北移动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直射北回归线,开始向南移动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直射赤道,开始向南移动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直射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

(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影响的方面

黄赤交角变大(小)

太阳直射范围

扩大(缩小)

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

扩大(缩小)

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知识点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含义: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2.变化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3.变化规律:

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知识点总结(9)

(1)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纬度带

夏至日达最大值

冬至日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纬度带

夏至日达最小值

冬至日达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

4.计算

计算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特别说明:①H: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②两点:太阳直射点、观测点。

③纬度差“同减异加”: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用高纬度减去低纬度;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用两点的纬度求和。

如下图所示:

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知识点总结(10)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30°N)正午太阳高度是HA=90°-(30°-10°)=70°。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是HC=90°-(10°+23°26′)=56°34′。

思考:“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有何区别?

提示:太阳高度指入射光线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才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为90°时,称为太阳直射。

拓展:巧用对称特点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1)纬度对称性:与直射点所在纬度相差相同纬度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季节对称性: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中,两次经过同一纬度时的两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5、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日出最长逐渐变短(―――→)正午最短逐渐变长(―――→)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4)计算楼间距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远。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

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知识点总结(11)

(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α+h=90°。

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知识点总结(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