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知识点总结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7 00:16:24

5.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夜弧求昼长、夜长(昼弧、夜弧的长短反映昼夜长短):

昼长时数=15°(昼弧度数) ; 夜长时数=15°(夜弧度数)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夜长:

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知识点总结(17)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正午12时-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正午12时)×2

夜长=24时-昼长

(3)根据分布特点的相关性计算:

①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同一日期,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同一日期50°N的昼长等于50°S的夜长。

6.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1)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二分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反。二至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同。

(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

7.全球日出、日落方位

太阳直射点位置

非极昼、极夜地区

极昼地区(极点除外)

北半球

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赤道

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南半球

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正南日出、正南日落

知识点5:五带与四季的形成

1.五带的形成

(1)成因或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递减

(2)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知识点总结(18)

2.四季的形成

(1)划分(以北半球为例)

类型

范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天文四季

过渡季节

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过渡季节

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气候四季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2)四季变化的纬度差异

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知识点总结(19)

①温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

②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四季更替不明显

③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四季更替也不明显

3.四季更替和五带的成因

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知识点总结(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