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把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交换活动的人叫作“商人”,把这种活动称为“商业”。
那么这个“商人”是怎么来的呢?
郭沫若根据《尚书·酒诰》的“肇牵车牛远服贾”一语推测说:“肇者始也,可见在周初人的眼目中让商行为是始于殷。大约就因为这样,所以后世称经营这种行为的人便为“商人'的吧?他又在《中国史稿》中说,由于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分工与各产业部门内部分工的日趋巩固和加强,商品生产和交换在商代取得显著发展,“商人”的名称可能即由此而来。可见,郭沫若对“商人”名称的起源虽没有下肯定的结论,但不认为“商人”之名是周人贱视殷人、鄙视贾人而形成的专用名词。
“商人”一词原指一个民族的人,它的来源与我国商朝有着直接关系。
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在黄河下游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这便是古代的商族,他们的祖先叫契。由于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在“商”这个地方(今陕西商县),而后逐渐扩大形成部落。契的六世孙王亥聪明多谋,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
一天,王亥去贩运货物,在途中被狄族易氏袭击了。易氏抢走了货物和随行的奴隶,并*死了王亥。王亥的儿子甲微,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后,兴兵讨伐易氏,最后终于灭掉了易氏。之后,商的势力扩展到了易水流域。商朝建立后,商族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其手工业也相当发达。
在商朝繁盛时期,一部分商朝人经常到周边民族地区开展农贸产品互换方式,公元前16世纪时,商朝在一个叫亳的地方(今天的河南商丘北)建都,后又迁往殷地,即今天的河南安阳小屯村,史称殷商。
后来,周朝取代了商朝,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于是,商族人又纷纷从操旧业——做生意。
当然,也有下面这个说法:商王朝覆亡后,商族人成了周朝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到各地,由周朝严密监视和统治。一些原先的商朝贵族和平民虽然仍能“各居其宅,田其田”,保有一部分田宅和享有自由民的身份,但经济状态已不如昔日,甚至不能很好地赡养家属。为了增加收入,他们听从了周公的告诫,把经营商业作为自己的副业,商贵族一向脱离生产,身无长技,不能像其他奴隶一样可以从事农业或手工业生产,在“殷人重贾”风气的影响下,只好做他们做熟悉的买卖行当。而那些曾因反抗而被剥夺土地和政治权利的商代遗民,除了受官府的驱使去做买卖外,没有其它出路。因此,“做买卖几乎就成了商遗民以及原先商族的奴隶的主要职业,从事这一行业的也以这些人为多数。”在周人的心目里,做买卖的人就是商人,商亡后,这个印象就更深刻了。以后,虽然商、周两族的民族界限逐渐泯灭了,买卖人不再以商族人为主体,但人们仍把“商人”作为买卖人的通称,并把“行商坐贾”也统称为“商人"。这里清楚地指明了周初“商人”的形成原因和构成人员的身份与“商人”概念的内容,并指出,“商业”、“商品”、“商旅”诸词的形成,都与商朝的历史有关。
人们认为做买卖的人大部分都是商族人。
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
现在,人们称作买卖的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那时的商人拥有了大量的财富,但因为他们最初的主体是那些被视为敌人的商朝遗民,原始起点就低,而且他们秉承了“无利不商”的宗旨,这与当时社会“重义轻利”的思想相悖,所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并不高。
就古代社会的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来论,五行(车行、船行、店行、脚行、衙行)、八作(金匠、银匠、铜匠、铁匠、 锡匠、 木匠、 瓦匠 、石匠),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三大传统宗教)。
唐朝以前的商人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地位,而至唐代时商人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九流排名依次为:帝王、道士、文士、官吏、商贾、医卜、僧尼、士兵、农民、工匠。到了元朝的时候,九流的排名则是:帝王、文士、官吏、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
由此可见,古代的商人虽是最暴利的行业者,但他们的身份地位却是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