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确解释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8 13:31:30

也许你会疑惑,在古代“娶妻不告父母”真的比没有男性继承人更重要吗?《诗经》《孟子》和《礼记》都会告诉你,“娶妻不告父母”确实更重要。且时至今日,相比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话我们也不陌生。

且再进一步分析,“後”在孟子的时代还多指尊长。如果这样来理解, “不孝有三,无後为大”即可从小家扩展为国家。舜乍一看是在家中目无尊长。而一个人作为国民,最大的不孝即能拓展为漠视礼制、法度、目无尊长,进而做出侵害和背叛国家利益的事。

因而对孟子“不孝有三,无後为大”这句原话的理解,相比于赵岐断章取义地理解为“无后”就是没有男性子嗣,将“无後”理解为是“娶妻不告父母”和目无尊长,显然更符合《孟子》的前后逻辑。

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确解释(5)

三、 赵岐之说的其他矛盾

且赵岐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解不仅忽视掉了孟子所举的舜的例子,还有另一大矛盾——编造了不孝的三个方面。

在《孟子》原文中,孟子自己就提出了“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对比赵岐所说的“三不孝”,我们会发现赵岐几乎是自己编了一套说法。不仅他提出的“不孝”与孟子所说的“不孝”相差甚远,赵岐的“三不孝”本身也有许多问题。

首先,“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为为了顺从父母,不论是父母还是儿女做了错事,都算儿女不孝。那么这不仅让人疑惑,既然都要无条件顺从父母了,父母自己做的决定为何还要子女“背锅”?

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确解释(6)

其次,“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之说,如果联系在一起解释,就是说如果读书人家庭贫困却不能做挣大钱的官员,就是不孝。先不说这话的其他问题,就说,那不读书的人就不存在孝或不孝的问题了?

如果分开理解这句话,前半句又变成了家贫的人就不孝,后半句成了读书人不去做官或者做官拿不到高俸禄就是不孝。那这样,别说是一般人了,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颜回,甚至孔子的儿子伯鱼都是不孝之人。

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确解释(7)

再次,“不娶无子,绝先祖祀”认为没有男性子嗣就是不孝。那么回望历史,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是不孝子;开创昭宣中兴的汉宣帝是不孝子;“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是不孝子;开创文人写梅传统的林和靖是不孝子……按照赵岐的说法,中国的历史不都快成一群“不孝子”创造的了?

且自赵岐之后,又有多少人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借口,将女性视作草芥,让“三妻四妾”成为一种“荣耀”?我们说不清。这就像我们多年来只能听着父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唠叨而无处排遣它带来的烦闷。而若是真想让我们的生活不再有这样的枷锁和困扰,改变我们的男女和生育观念,或许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