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不久又倒行逆施,加冕称帝。
革命党人掀起了二月革命。
当时,革命党人熊克武给刘湘写信,希望他能帮忙讨伐拥护袁世凯的胡文澜。
刘湘看完熊克武的信,冷笑一声,直接点起火柴把信烧了。他根本就不相信弱小的革命党能掀起什么风浪。
但是生性狡猾的刘湘,没有直接拒绝熊克武,他深知“事可以做绝,但话不能说绝”的道理。
随后,刘湘率领军队抵抗熊军,立有战功而升任为团长,率军到重庆整训。
在后来1916年的护国战争中,刘湘又抓住了机会,升任为旅长。可惜旅长的位置还没有坐稳,大老板袁世凯就逝世了。
袁世凯一死,各地的军阀纷纷抬头看风向,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四川本土军阀众多,此时也蠢蠢欲动想要兼并更多的地盘。
刘湘本人没有固定的政治立场,他非常识时务,或者说脸皮厚,便主动给熊克武去信,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革命之心,坚持护法运动。
熊克武欣然接受,并在1918年,授予刘湘师长一职。
刘湘在政治上反反复复,但打仗真是一把好手。
他跟着熊克武平定四川境内的叛乱,痛击想要染指四川的云南、重庆的军阀,在战争中,他不断升职,成为了川军总司令。
掌握了四川的最高兵权之后,刘湘常常对熊克武的命令阳奉阴违。
一次,他请熊克武吃地道的四川火锅。锅里热腾腾地冒着热气,煮着上好的肉类和时蔬。
刘湘让仆人布菜,夹到他碗里的都是肉类,而夹给熊克武的都是素菜。刘湘吃得津津有味,而熊克武看着煮烂了的青菜,没什么食欲。
刘湘拿起火锅勺子,在锅里搅了搅,对着锅自言自语地说:“这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肉烂还在锅里头。”突然,他抬起头对熊克武说:“督军,您说对吗?”
熊克武明白了刘湘的意思,现在刘湘兵强马壮,不想再听他指挥,想要自立山头了。
熊克武食不知味地吃完这顿饭,没几天就辞去了四川省长的职位,推举刘湘上任。
1921年,刘湘成为四川省长,又经过3年的征战,肃清省内敌对势力。1924年,他成为川中头领,俨然是个四川王。
刘湘的太平日子没过几天,国民大革命爆发了。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先后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的部队。
孙传芳紧急向刘湘求援,刘湘看着国民革命军势不可挡的劲头,顾不得曾经与孙传芳结拜的情谊,当即决定归附南京政府。
刘湘致电蒋介石,表示愿意投降归顺。
蒋介石并不相信刘湘,但又忌惮人数众多的川军,所以他给刘湘回复道:“贵军归降,便要有归降的诚意。”
刘湘仔细琢磨着蒋介石的话,他隐约地猜到了蒋介石的意思是要他裁军。
他肯定不愿意裁军,这些家当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才留下的,不能说不要就不要。
正当刘湘想着找什么由头回复蒋介石的时候,蒋介石忙着剿共,大肆屠*共产党人。
刘湘瞬间反应过来,他指挥川军分成6路,全力消灭四川境内的红军,以表达对蒋介石的忠心。
可惜蒋介石还是不相信刘湘,他借追击红军的名义,派兵进入四川。
刘湘知道蒋介石是故意钳制他,但他手中的实力已然削弱,只得乖乖顺蒋介石的意——裁军。
不过,他早已想到了计策,他把军中的老弱病残裁了,留下来的都是精锐。虽然人数少了,但军队的战斗力并未减弱。
刘湘主动裁军,裁到只剩下5万人,让蒋介石十分满意。
1935年,刘湘被蒋介石授予陆军上将军衔。